【中華百科全書●海洋●軟流圈】 地球之岩石圈(Lithosphere)下之軟層圈為軟流圈(Asthenosphere)。
軟流圈呈低震波速度,而其震波吸收率較高,而可能部分呈熔融狀態。
此層圈可能有對流(Convection)現象,因此稱之為軟流圈。
此層圈具有活動性(Mobility),因此亦可稱為活動圈或活動帶(ZoneofMobility)。
此圈內可能有岩漿。
此圈為地殼均衡(Isostasy)之調整帶。
軟流圈相當於上部地函(UpperMantle)。
軟流圈由巴拉鹿(J.Barrel,西元一九一四年)命名並介紹。
巴拉鹿基於強度將地球之內部分成三帶或三圈,由上而下,為岩石圈(Lithosphere)、軟流圈(Asthenosphere)及中心圈(Centrosphere)。
岩石圈為地球的外圈,相當於地殼(EarthCrust)或矽鋁帶(SialZone)之部分,其厚度約達一百公里。
岩石圈其有剛性(Rigidity),並形成構造板塊(TectonicPlates)。
岩石圈下,幾乎無直接觀察之方法,因此地質學家依據各種自然現象及地球物理之測勘。
而假定有種種層圈之存在。
當火山憤發時,常有極高溫之熔岩或岩漿之噴出,因此主張在岩石圈下,必有一軟流圈或火圈它(Pyrosphere)之存在。
岩石圈下之軟流圈為較弱的層圈,具有可塑性或黏性流,因此較岩石圈易變形:軟流圈或火圈之下,地球之核心部分,必有中心圈之存在。
依據震波速度之不連續性,可將地球內部分成(由上而下):地殼(EarthCrust),地函(Mantle)及地核(Core)三帶。
此分帶與上述分圈不同。
軟流圈大致相當於上部地函,中心圈大致相當於下部地函及地核。
(周瑞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