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海洋●深海沈積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4 09:55: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海洋●深海沈積物

 

在廣大的地殼表面上,將近有三分之二的面積為深海沈積物(PelagicSediments)所封蓋:此深海沈積物亦可稱為遠洋沈積物。

 

這些緩慢地堆積於大部分深海海底之深海沈積物,主要由有機軟泥(OrganicOozes)及深海紅黏土(Abyssalredclay)組成,其內包含浮游生物之遺體(Residueofplanktoniclife)、被風所次運的灰塵(Wind-blownDust)、宇宙塵(CosmicDust)、海流所搬運的粉砂與黏土及海水中的自生礦物(Authigenicminerals)等。

 

深海沈積物時含有在海水中結晶的成岩沈積物(DiagentucSediments),如鈣十字(Philipsite)及錳結核或錳核(ManganeseNodules)等。

 

深海之有機軟泥含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有機物。

 

有機軟泥可分為鈣質軟泥(CslcareousOoze)及矽質軟泥(SiliceousOozes)鈣質軟泥有抱球蟲軟泥(GlogigerinaOoze)、翼足蟲軟泥(PteropodOozes)及圓石藻軟泥(CoccolithsOozes)。

 

砂質軟泥有矽藻軟泥(DiatomOozes)及放射蟲軟泥(RadiolarianOozes)。

 

抱球蟲軟泥大部分含有各種有孔蟲化石(FossilForaminifera),以抱球蟲的各屬:如Globorotalia為主。

 

碳酸鈣含量百分之三十為深海紅黏土與抱球蟲軟泥兩過渡類型間之一區分標準線。

 

在熱帶及溫帶緯度區內,此兩種類型占有壓倒性的優勢分布,但在兩極地區品(PloarAreas)內,矽藻比有孔蟲豐富。

 

縱然有孔蟲為抱球蟲軟泥的主要成分,圓石藻軟泥亦形成沈積物的大都分。

 

在某些侷限區域內,翼足蟲正促使其本身成為沈積物中碳酸鹽類的一大部分。

 

遠洋沈積物之分布情形與深度及海底溫度之間,有極為密切之關係。

 

紅黏土分布於最深且最冷的海域內,而鈣質軟泥則侷限地分布於地勢較高的海域內,以及充滿著溫暖海水的海盆內。

 

碳酸齒溶解度之大小係受壓力、溫度及二氧化碳之含量所控制,而紅黏土常被認為足有機軟泥中之碳酸鹽被溶解後的殘留物質。

 

在太平洋中,碳酸鈣補償深度(CalciunCarbonateCompensationDepth)大致在四千至五千公尺深。

 

因此,太平洋中之深海紅黏土分布於四千五百公尺深之海底,約占太平洋海底之三分之二。

 

太平洋海底約三分之一被鈣質軟泥所蓋覆,其中最主要地區在北緯十度以南,通常碳酸鈣軟泥發育於碳酸鈣溶解度較小之淺海底。

 

太平洋赤道區之碳酸鈣溶解度甚大,但因該區生物生產率高,以致該區海底仍有相當量之生物遺骸。

 

北太平洋四千五百公尺深部分,鈣質浮游性生物極少,因而碳酸鈣含量亦甚低,大部分為深海紅黏土。

 

南太平洋脊及西南太平洋鈣質軟泥之碳酸鹽含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係該區產大量生物,而其溶解特少使然。

 

晚中新世時,圓石藻軟泥蓋覆於中太平洋西部,而被第三系之沈積物所掩蓋。

 

矽質軟泥之主要成分為放射蟲及矽藻。

 

放射蟲軟泥沈積於赤道輻散稱之邊緣。

 

該區之鈣質生物體已被溶解,因此砂質生物體之含量相對提高。

 

矽藻軟泥沈積於南極輻射帶之南,該區矽質生物量多,而碳酸鹽含量甚低。

 

在此輻射帶之北,矽質生物量遞減,溫度上升,因此碳酸鹽軟泥隨兩增多。

 

矽藻之沈積區常隨伴湧升流(Upweling)。

 

矽藻軟泥分布帶之南為冰川碎屑沈積稱之北端,因此矽藻軟泥含有冰積碎屑。

 

(周瑞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90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07:1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