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政治●韓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根據「開羅宣言」,聯合國決定韓國獨立。
又根據「雅爾達密約」,美軍進駐朝鮮半島三十八度線以南地區。
之後,美蘇之間雖有同盟關係,但對於朝鮮的政策,卻愈形對立。
西元一九四三年三月,美蘇成立共同委員會商討朝鮮臨時政府的組織問題。
但因為對於參與臨時政府的成員(朝鮮的政治團體),美蘇意見不合,委員會因之決裂。
一九四七年六月,美國駐韓軍政府改組為南韓臨時政府。
同時並將朝鮮問題提訴聯合國,結果聯合國會員大會在一九四八年二月,議決由南韓單獨舉行總選舉,同年八月大韓民國成立,而北韓也在同年九月逕行宣布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一九四九年十月,北韓向聯合國通告決心自力統一朝鮮,並於一九五○年六月派遣代表團至京城,提議召開「南北統一會議」。
由於南韓政府自始即不承認北韓政權的合法性,所以斷然逮捕上述代表,遂引起六月二十五月的南北武力衝突。
美國杜魯門政府於接悉朝鮮動亂的消息之後,即要求召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並決議:一、提供大韓民國軍事援助。
二、派遣第七艦隊巡邏臺灣海峽一帶的海域。
三、鞏固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
四、加強對東南亞各國的軍事援助等四大方針。
七月七日,聯合國安理會決定援助南韓,並成立駐韓聯合國軍司令部。
戰爭爆發後,北韓軍於八月初進攻到南海岸、洛東海域與大邱之線。
到處策動成立「人民委員會」,強行實施所謂的土地改革(類似中共的清算鬥爭)。
九月十五日麥帥指揮聯合國的軍隊,登陸仁川,九月十九日召開聯合國會員大會,英、澳、荷、巴西等八國共同提議默認聯軍突破三十八度線,十月四日議決通過。
雖然由印度尼赫魯所代表的一團,力言「聯軍突破三十八度線可能招致中共介入」之危機,但聯軍仍然不顧一切斷然突破三十八度線,迫近中韓邊疆的鴨綠江附近。
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共所謂的「義勇軍」介入,聯軍被迫退至三十八度線以南,戰事膠著。
由於戰爭失利,加上中共介入,美國與西歐各國之間的意見,開始呈現嚴重的分歧。
美國政府於一九五一年一月提出譴責中共的議案,並在二月一日決議通過。
但由於亞非集團大多數棄權,使得美國重整軍容的努力,遭受挫折。
加上四月十一日麥帥被解聘,當時的聯合國呈現一片混亂。
一九五一年六月二十二日,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突然提議召開停戰會談,並於同年十一月達成協議,雙方同意三十八度線為停戰的界限。
但俘虜的問題一直未能達成協議。
共產集團要求比照日內瓦條約處理俘虜的辦法,全部遣還。
而聯合國則主張「任意遣還」,亦即根據俘虜的意志遣還。
由於雙方意見相持不下,聯合國遂在一九五二年十月八日宣告板門店停戰會談,無限期延長。
自此雙方在三十八度線附近展開一連串的衝突,聯軍且不斷的空襲北韓的都市。
一九五三年六月聯軍發動轟炸水豐。
鑒於雙方的衝突有上昇的趨勢,印度在十一日向聯合國政治委員會提出朝鮮停戰案。
印度的提案一方面主張俘虜的遣送,不予強制送還的原則,以取得美國的同意;
同時主張將來的政治解決,交由波蘭、捷克、瑞典,及瑞士等四國組成的四國委員會全權處理,以取得蘇聯與中共同意的折衷提案。
由於西歐的掣肘,美國不得不在提出二次修正案之後,同意停戰的提案。
終於在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正式成立停戰協定。
協定內容如下:一、非武裝地帶:以三十八度線為界,南北二公里的帶裝地帶做為非武裝中立地帶。
二、設立交戰國軍事停戰委員會及中立國監視委員會:雙方並在簽字後十二小時內撤離非武裝地帶,並停止一切來自朝鮮境外的物資及人員的補給援助。
三、俘虜在二個月內送還:不願回國的俘虜交由中立國俘虜遣送委貝會,經各該國三個月的說服,而仍然不願回國者,則交由政治會議處理。
中立國遣送委員會由瑞典、瑞士、波蘭、捷克、印度等五國代表組成。
四、所有外國軍隊的撤退以及朝鮮善後處理的問題,由高級政治會議討論決定。
民國四十三年一月二十日晨九時,中華民國各界赴韓迎接義士歸國代表團偕自由中國記者訪問團等,會同中外記者、華僑、美軍、韓國民眾等,迎接一萬四千三百四十三位中國反共義士,依照所願歸屬的目的地,前來中華民國-臺灣。
韓戰爆發以來至一九五二年止,根據聯合國發表的數字,聯合國軍隊死傷人數達三十六萬四千人。
共產集團的死傷達一百七十萬人。
(王友仁)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8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