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美術●書道美】 今人慣說書法,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載晉唐人文皆稱書道。
明董其昌、清包世臣文中亦然;
藝躋於道也。
論書道美者,唐孫虔禮垂拱三年(西元六八七)自書畫譜序所論:「觀夫懸針垂露之異;
奔雷墜石之奇。
鴻飛獸駭之姿;
鸞舞蛇驚之態。
絕岸頹峰之勢;
臨危據槁之形。
或重若崩雲,或輕能蟬翼。
導之則泉注;
頓之則山安!
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
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等譬解,將筆法、字形、筆勢、墨乃至於行距章法,一一以眾生生活經驗中所知之體象,曲盡形容,復總贊曰:「同自然之妙有;
非力運所能成!」
其後代宗大曆十二年(七七七)懷素自書自敘帖列述貴游朋儕論其書道之形似、機格與疾速,譬喻激切。
張彥遠輯會昌以前古賢論議為法書要錄凡十卷;
南宋姜夔撰續書譜;
清包世臣之藝舟雙楫論書以及康有為之廣藝舟雙楫都體大思精;
而蘇軾、黃庭堅、米芾、董其昌詩文記跋,論書道說美惡者,琳瑯不勝收也。
書道乃文字宣情達意以外之造形藝術。
唐李約以千金買蕭(蕭子雲手)字築亭欣賞。
米芾書史記裴度在松板上寫杜甫詩,祇存一甫字,余嘗為杜板行以紀其事。
自古名書,雖隻字亦見用筆與結體之美;
自成大千世界。
包世臣論「書藝始於指法;
終於行間」。
書道以字為單位之個體美以外,積字成「行」,便論全篇布白之章法。
所謂行間茂密,是恰當至不能移易位置之意。
行筆緩急;
用墨潤渴;
結構奇正;
布白整齊或自然;
表現作者之性情與工力。
許慎釋書,如也。
憑以論藝,如者,如書人之性情與道藝也。
(張隆延)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