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美術●苦瓜和尚畫語錄】 苦瓜和尚畫語錄,又名畫譜。
明末釋道濟撰。
道濟(西元一六四一~一七○七年尚在),俗姓朱,名若極,為明靖江王朱贊儀的十代孫。
父亨嘉襲第九代靖江王,李自成陷京師(一六四四)後,自稱監國於廣西,後來被唐王所殺,時道濟方五歲,託內官之庇護幸免於難。
既長,出家,法名道濟(亦稱元濟、原濟),字石濤,他的別號很多,有苦瓜和尚、清湘老人、清湘陳人、瞎尊者、大滌子等二十餘個。
他飽覽儒釋道三家經典,兼擅詩書晝,又是庭園設計家,對藝術理論持有解悟。
他曾住過宣城、南京、揚州,遊過京師(燕京)和名山大川。
廣與當時的文人藝士結納,二次接駕康熙,與博爾都相契。
由於他個人的歷史背景複雜,生活經驗豐富,性格跌宕浪漫,加上這些不尋常的際遇和宗?
藝術上的修持工夫,遂形成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創造了不平凡的藝術和理論,在畫語錄中充分反映了他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積極的創造精神。
全書共十八章:一畫、了法、變化、尊受、筆墨、運腕、氤氳、山川、皴法、境界、蹊徑、林木、海濤、四時、遠塵、脫俗、兼字、資任。
凡五千餘言,言簡意賅,對中國畫之理論多前人所未發,但由於道濟學問淵博、體悟透徹、才思活潑,於儒釋道三家之術語得心應手,拈之即來,創造了許多屬於他個人的獨特語彙,故歷來都以其晦澀難解。
何紹基以其「空諸依傍,自出神解」(畫語錄跋)。
余紹宋則謂:「其論變化、境界、林木、四時諸章,說理尚明顯。
餘俱玄妙之談,參有禪理。」
(書畫書錄解題)「一畫」是石濤所創的新術語。
對於「畫語錄」而言,它是全書的中心思理,貫穿於整個十八章中,所以它被列於首章,作為全書的序言和綱領;
對繪畫而言,它是有關繪畫的原理、法則之總綱,也是象徵繪畫形式和內容的共相。
歷來研究畫語錄的人,大都認為「一畫」的思想淵源來自易經、老莊和釋典。
他在了法、變化諸章中,強調對法的概念和如何靈活運用;
在筆墨、運腕、皴法、兼字諸章中,分析表現之法則和技巧;
在尊受、資任、遠塵、脫俗諸章中,談藝術家人格之修養與功力;
在氤氳、山川、境界、蹊徑、林木、海濤、四時諸章中,談自然現象(客體)與人(主體),因隨緣變遷所發生的微妙關係,及其因主客冥契為一所創造的藝術境界和藝術,用現代人的治學標準看畫語錄,它的思想系統不夠完整清晰,它的結構、組織也不夠周密,它所創造的術語涵意不夠明確,甚至互相混淆。
據目前所可考見的,有關苦瓜和尚畫語錄的版本共有十四種:一、知不足齋叢書本,二、昭代叢書續輯本,三、四銅鼓齋論畫集刻本,四、十二硯齋三種本,五、翠琅玕館叢書本,六、清瘦閣讀畫十八種本,七、筆記小說大觀本,八、藝術叢書本,九、論畫輯要本,十、芋園叢書本,十一、美術叢書本,十二、畫論叢刊本,十三、中國畫論類編本(據二、昭代本校錄),十四、畫譜(原為手寫大滌堂精刻本,一九六二年上海影印)畫語錄的價值可分兩面說:一是存在價值,一是實用價值;
畫語錄的存在已將近三百年,於今世界各國研究的人越來越多,證明它的道理是經得起考驗的。
畫語錄對中國近三百年來的繪畫所發生的影響遠沒有我們所期望的那麼多。
石濤之畫跡對他以後的揚畫派,以及後來模擬石濤的畫家,曾發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顯然的,畫語錄對後州世繪晝之影響則遠不如其畫跡。
畫語錄的存在價值仍將超出其實用價值;
因為它的本身即具有高度藝術性。
(姜一涵)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