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0 10:38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春秋大義】
春秋,原為東周及當時列國諸侯史,有周春秋、宋春秋、燕春秋、齊春秋等。
故墨子明鬼篇言:「吾見百國春秋。」
春秋為編年史,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因一年有四季,舉春以包夏,舉秋以包冬,所以稱為春秋。
但各國春秋,只載其事而無其義,孔子因取魯國春秋而修訂之,就魯史上已發生之事件,明其是非,辨其邪正,別其善惡,寓其褒貶,從此以後,春秋一名,為孔子所修之魯國春秋所專。
言春秋之微言大義,即指孔子注入魯春秋之是非、邪正、善惡、褒貶之價值標準。
孟子極推崇孔子之春秋大義,謂:「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又謂:「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言孔子之修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又於自序中曰:「上大夫壼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由此可見,孔子修春秋之嚴正態度及深長用心。
後人讚孔子修春秋之筆法,謂「一字之,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
張其昀作孔學今義,將春秋大義分作「筆法」及「要旨」兩方面論述,則春秋大義,之旨益明。
一、春秋筆法(一)正名實:莊子天下篇云:「春秋以道名分。」
僖公二十八年(西元前六三二)冬踐土之會,本是晉文公召周天子,而春秋卻記為「天子狩於河陽」。
且周天子之號令久已不行於諸侯,而春秋每年仍書「春,王正月」,此皆其正名之微旨也。
周室既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故春秋之記事,特重名分。
吳、楚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
齊、晉雖強,仍稱曰「侯」;
宋、魯雖弱,仍稱曰「公」。
蓋孔子於當時大夫僭竊,最為深惡痛絕。
(二)辨是非:刁包曰:「論是非不論利害者,春秋之旨也。」
如僖公二十年(前六四○)記:「齊人、狄人盟於邢。」
稱「齊人」,在說明齊侯(孝公)與狄人會盟之罪,斥責諸侯不該與夷狄同謀進犯中國。宣公二年(前六○七)秋九月書:晉趙盾弒其君夷皋。」
弒夷皋者,實非趙盾而為趙穿,因盾為正卿,力能討賊而不討,故以弒君之罪歸之。
(三)寓貶:孔子嚴格地分別「崩」、「薨」、「卒」的意義,並區別「殺」和「弒」。
同為攻擊敵人,卻有「侵」、「伐」、「入」、「救」等不同。
其他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
我們所注意的是:每一類事所指的自然事實相同,而每個詞所指的社會關係和價值則有所區別。
由於這原則的運用,所以孔子能夠口誅筆伐,寓?
貶於文字了。
二、春秋要旨(一)尊王:尊王者,維護國家之統一,尊重車中央之威權。
春秋第一條經文寫著:「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傳解釋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周曆建子,以十一月為正月,當時諸國分立,或有明白地不奉行周曆的,所以孔子首先大書曰:「王正月」。
春秋用魯的紀年,卻奉周天子的月日。
黜諸侯,尊周王,實寓有反對區域,擁護一統的意思。
春秋始於魯隱公,因在隱公之前,周天子尚有力量治亂討賊,至隱公為桓公所弒,天子不能治之,此則孔子所以懼而作春秋。
從而可以想見孔子作春秋,口誅筆伐亂臣賊子,一心尊崇周室的苦心。
(二)攘夷:攘夷者,嚴辨華夷之分野,發揚文化之大義。
我華人之名號,乃以文化為標準,經歷四五千年,發展成為世界人口最眾的中華民族。
我華人,又稱夏人,說文:「夏,中國之人也。」
吾人自稱中華、中夏,或諸華、諸夏,其義一也。
華夏與蠻夷,衣冠不同,語言不合。
華夏之民,束髮帶冠,乃衣冠文物之邦;
蠻夷之俗,被髮左衽。
春秋之義,辨別內外,區析華夷,以文化禮義為區別的尺度。
鄭國、晉國都是諸夏,如行為不合禮義,亦視為夷狄。
若夷狄嚮慕中國,能行禮義,則揚而進之,故曰:「夷狄用諸夏禮則諸夏之。」
如楚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不復以蠻夷視之了。
凡是與夷狄結盟,同夷狄狼狽為奸,或者用夷狄禮俗的諸侯,都遭受春秋筆法之貶黜。
孔子此種攘夷思想,即今日所謂的民族主義,在中國源遠流長,書經舜典說:「蠻夷猾夏。」
詩經魯頌說:「戎狄是膺,荊舒是懲。」
所以孔子將此思想注入春秋,乃繼往聖,明辨華夷之防,以建立嚴正的民族意識,確保民族,確保歷史,確保文化。
我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開發邊疆,同化邊民,即本此精神進行。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