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7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春秋大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0 07:58: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0 10:38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春秋大義

 

春秋,原為東周及當時列國諸侯史,有周春秋、宋春秋、燕春秋、齊春秋等。

 

故墨子明鬼篇言:「吾見百國春秋。」

 

春秋為編年史,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因一年有四季,舉春以包夏,舉秋以包冬,所以稱為春秋。

 

但各國春秋,只載其事而無其義,孔子因取魯國春秋而修訂之,就魯史上已發生之事件,明其是非,辨其邪正,別其善惡,寓其褒貶,從此以後,春秋一名,為孔子所修之魯國春秋所專。

 

言春秋之微言大義,即指孔子注入魯春秋之是非、邪正、善惡、褒貶之價值標準。

 

孟子極推崇孔子之春秋大義,謂:「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又謂:「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言孔子之修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又於自序中曰:「上大夫壼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由此可見,孔子修春秋之嚴正態度及深長用心。

 

後人讚孔子修春秋之筆法,謂「一字之,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

 

張其昀作孔學今義,將春秋大義分作「筆法」及「要旨」兩方面論述,則春秋大義,之旨益明。

 

一、春秋筆法(一)正名實:莊子天下篇云:「春秋以道名分。」

 

僖公二十八年(西元前六三二)冬踐土之會,本是晉文公召周天子,而春秋卻記為「天子狩於河陽」。

 

且周天子之號令久已不行於諸侯,而春秋每年仍書「春,王正月」,此皆其正名之微旨也。

 

周室既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故春秋之記事,特重名分。

 

吳、楚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

 

齊、晉雖強,仍稱曰「侯」;

 

宋、魯雖弱,仍稱曰「公」。

 

蓋孔子於當時大夫僭竊,最為深惡痛絕。

 

(二)辨是非:刁包曰:「論是非不論利害者,春秋之旨也。」

 

如僖公二十年(前六四○)記:「齊人、狄人盟於邢。」

 

稱「齊人」,在說明齊侯(孝公)與狄人會盟之罪,斥責諸侯不該與夷狄同謀進犯中國。宣公二年(前六○七)秋九月書:晉趙盾弒其君夷皋。」

 

弒夷皋者,實非趙盾而為趙穿,因盾為正卿,力能討賊而不討,故以弒君之罪歸之。

 

(三)寓貶:孔子嚴格地分別「崩」、「薨」、「卒」的意義,並區別「殺」和「弒」。

 

同為攻擊敵人,卻有「侵」、「伐」、「入」、「救」等不同。

 

其他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

 

我們所注意的是:每一類事所指的自然事實相同,而每個詞所指的社會關係和價值則有所區別。

 

由於這原則的運用,所以孔子能夠口誅筆伐,寓?

 

貶於文字了。

 

二、春秋要旨(一)尊王:尊王者,維護國家之統一,尊重車中央之威權。

 

春秋第一條經文寫著:「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傳解釋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周曆建子,以十一月為正月,當時諸國分立,或有明白地不奉行周曆的,所以孔子首先大書曰:「王正月」。

 

春秋用魯的紀年,卻奉周天子的月日。

 

黜諸侯,尊周王,實寓有反對區域,擁護一統的意思。

 

春秋始於魯隱公,因在隱公之前,周天子尚有力量治亂討賊,至隱公為桓公所弒,天子不能治之,此則孔子所以懼而作春秋。

 

從而可以想見孔子作春秋,口誅筆伐亂臣賊子,一心尊崇周室的苦心。

 

(二)攘夷:攘夷者,嚴辨華夷之分野,發揚文化之大義。

 

我華人之名號,乃以文化為標準,經歷四五千年,發展成為世界人口最眾的中華民族。

 

我華人,又稱夏人,說文:「夏,中國之人也。」

 

吾人自稱中華、中夏,或諸華、諸夏,其義一也。

 

華夏與蠻夷,衣冠不同,語言不合。

 

華夏之民,束髮帶冠,乃衣冠文物之邦;

 

蠻夷之俗,被髮左衽。

 

春秋之義,辨別內外,區析華夷,以文化禮義為區別的尺度。

 

鄭國、晉國都是諸夏,如行為不合禮義,亦視為夷狄。

 

若夷狄嚮慕中國,能行禮義,則揚而進之,故曰:「夷狄用諸夏禮則諸夏之。」

 

如楚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不復以蠻夷視之了。

 

凡是與夷狄結盟,同夷狄狼狽為奸,或者用夷狄禮俗的諸侯,都遭受春秋筆法之貶黜。

 

孔子此種攘夷思想,即今日所謂的民族主義,在中國源遠流長,書經舜典說:「蠻夷猾夏。」

 

詩經魯頌說:「戎狄是膺,荊舒是懲。」

 

所以孔子將此思想注入春秋,乃繼往聖,明辨華夷之防,以建立嚴正的民族意識,確保民族,確保歷史,確保文化。

 

我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開發邊疆,同化邊民,即本此精神進行。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04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3:4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