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0 07:47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情欲】
情與欲兩個概念,古人在應用上,常不分明。
大體上道家人物重在天道,對情與欲多混同視之,而歸之於人為,例如莊子德克符:「惠子謂莊子曰:人故無情乎?莊子曰:然。惠子日:人而無情,何以謂之人?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惠子曰:既謂之人,惡得無情?莊子曰:是非吾所謂情也,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莊子所言之情,實同於欲,乃人為之好惡。
至於儒、法等家,均重視情、欲,然意見也不一致,如禮記體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是以「欲」為人情之一;
然而白虎通情性則言六情,云:「六情者何謂也?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
其中不言欲。
所以如此之故,實由於情、欲二者就發生處言,並無分別。
人有與生俱來之天性,性動於中而欲表現於外,是謂之「情」,故情對性而言,也可以說是欲。
因而孟子說:「可欲之謂善。」
(盡心下)然而情的表現,有「發而皆中節」(中庸)的和或不和,人對天性的欲求,貪圖過分,則成欲,故孟子又言寡欲,其言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盡心下)意思便是要人對天性的欲求「發而皆中節」,不要貪圖過分。
荀子在此點上,則同於孟子而言節欲,其言曰:「雖為天子,欲不可盡。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
(正名)由孟、荀之言,我們不妨可對情、欲二者作如下的分別:情,是順人性的正的表現;
欲,則為情的泛濫,是不正的表現。
情與欲的一正一不正,可視為人心中的兩種勢力,孔子與孟子都是重在發揚正情,以之驅退不正之欲,孔子在周易咸卦彖傳中說:「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孟子則言:「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告子上)荀子及其他法家則重在治欲,荀子正名篇云:「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以所欲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
管子牧民篇云:「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依食足,則知榮辱。」
呂氏春秋達鬱篇云:「主德不通,民欲不達,此國之鬱也。國之鬱處久,則百惡起,而萬災叢生矣。」
是皆主張遂民欲以治天下。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