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烏托邦】 烏托邦(Utopia)一詞,源自希臘文Ou-topos,意思是無此處(TheLandofNowhere)。
這一詞是英國湯瑪斯摩爾(SirThomasMore)在其烏托邦(DeOptimoRepublicaeStatuDequeNovaInsulaUtopia)一書中首次使用的,在此書中他認為一個理想的國家該如何如何。
不過,烏托邦的觀念早在柏拉圖的著作裏就有了。
柏氏在其共和國(Politeia)或譯理想國篇中,提出了一個理想的國家的典型。
比如說,這個國家不是民主政體而是由一個哲學家當國王;
其人民不得儲存私人財產,生活應如軍隊,不可享受個人的家庭生活;
婦女可以參戰、聽政等等,大抵柏氏所作的提議是要徹底實施一種公社生活,因此可以說是原始的共產制度的理想化學說。
自從柏拉圖以後,就不斷的有類似的提議出現。
從文藝復興起,除湯瑪斯摩爾的烏托邦一書外,尚有坎培內拉(TommasoCampanella)的太陽之國(TheCityoftheSun,西元一九一六年)、培根的新亞德蘭提斯(NewAtlantis,一六二七)、加貝德(Cabet)的依加利遊記(VoyageenIcarie,一八四○)、柏蘭米(Bellamy)的回顧(LookingBackward,一八八八)。
由於這些構思都是理想的,在現實上幾乎不可能實現,因此烏托邦一詞又可引申為「空想的社會改革或改革者」,關於這方面,最著名的是馬克斯和恩格斯的烏托邦的社會主義。
(黃慶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