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

 關閉 [複製鏈接]
224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7:55:19 | 只看該作者

熱中


(1)熱邪留滯腸胃的意思。  


(2)「消癉」的別名。  


(3)風病的一種。


因風邪侵犯陽明胃經而化熱,以目黃為主症(《素問.風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7:55:49 | 只看該作者

脾約


語出《傷寒論》。


指津液不足而大便秘結的一種病症。


多因睥的運化功能失調,氣虛不能化津,致腸中津液不足,故大便乾結難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7:56:12 | 只看該作者

交腸


大小便易位而出,即大便時有尿流出,或小便時有糞水流出,故名。


多見於膀胱、陰道損傷後與直腸形成直腸膀胱等疾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1:38 | 只看該作者

臌脹


即「臌脹」。


是以腹部脹大如鼓,皮色萎黃、脈絡暴露為特徵的病症。


致病原因有:因於情志鬱結,氣失調達,肝脾受傷者;


有因於飲食不節,嗜酒過度,脾胃受傷,運化失職者;


有因蟲積或其他傳染病損仍肝脾,阻礙氣血者。


病變多在肝、脾、腎三臟,而且互相影響,以致氣血,水濁瘀積腹內,故腹部日漸脹大而成臌脹,如患者頭面四肢消瘦,只腹部脹大的,稱為「單腹臌」;


因其形狀類似蜘蛛,故又稱蜘蛛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2:06 | 只看該作者

氣臌


臌脹類型之一。  


(1)因於脾虛氣滯者,症見胸腹脹滿不適,按之仍覺柔軟,伴有氣逆,噯氣等症狀。  


(2)因於七情鬱結、氣機壅寒者。


症見腹大、青筋顯露,膚色蒼黃,四肢消瘦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2:34 | 只看該作者

血臌


臌脹類型之一。


亦稱「蓄血臌」。


主要症狀有吐血、衄血、便血或大便色黑、小便赤、身發瘀斑等,腹內可摸到腫塊,並逐漸增大。


病因主要由於瘀塊阻滯,影響水濕的運行。


本症可見於肝硬化,亦見於子宮或卵巢腫瘤等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3:01 | 只看該作者

蟲臌


由寄生蟲如血吸蟲等引起臌脹稱「蟲臌」又稱「蠱脹」,或簡稱「蠱」。


臨床表現;


初起時腹部脹滿,脇下有痞塊,以後腹水逐漸增加時,面色蒼白或萎黃或晦黑,肌肉消瘦,食量減少,倦怠無力。


病因是蟲毒結聚於內,肝脾受傷,脈絡瘀寒,升降失常,清濁相混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3:28 | 只看該作者

水臌


臌脹類型之一。


主要症狀有腹脹大,皮薄而緊,色蒼小便難,兩脇痛。


多數患者面色萎黃,或伴黃疸,身上有時可見紅點(蜘蛛痣)。


此由肝鬱傷脾,肝失疏泄,脾不運化,水毒結聚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3:54 | 只看該作者

腫脹


全身水腫謂之「腫」,腹部脹滿謂之「脹」。


前人有分頭面四肢先腫而後腹脹的屬水,先腹脹而後四肢腫的屬脹。


但是,水亦有兼脹的,脹亦有兼水的,一般把水腫腹脹滿的症狀,統稱之為「腫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4:21 | 只看該作者

膚脹


語出《靈樞.水脹篇》。


是寒氣留滯在皮膚之內而出現腫脹的病症。


其臨床特點是腹部膨大,叩之中空不實,身腫,用指按壓腹部,被壓處凹陷不應手而起,皮厚而色澤無異常變化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4:48 | 只看該作者

氣脹


腹部脹滿的症狀,叫做「脹」,因氣滯而引起腹部脹滿叫「氣脹」,病因多與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氣機阻滯有關。


參閱「氣臌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5:18 | 只看該作者

酒脹


脹之因於酒積所傷而得病,故名。


主要症狀為腹脹如斗,或見便血,尿血,脈數或澀。


病由酒毒所傷,濕熱蘊結肝脾,氣血逆阻,肝不藏血,脾不統血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5:42 | 只看該作者

中滿


指腹中脹滿的症狀。


可因氣虛、食滯、寒濁上壅、濕熱困阻等原因,使脾胃運化失常,氣機痞塞而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6:15 | 只看該作者

五積


「積」是指胸腹腔有形塊的一類病證。


《難經.五十六難》就它的發病病機、部位、形態等用五臟來區分,如心之積叫「伏梁」,肝之積叫「肥氣」,脾之積叫「痞氣」,肺之積叫「息賁」,腎之積叫「奔豚」,合稱為「五積」。


原文對五積所描述的各種症狀,可能包括肝脾腫大,以及胸腹腔的腫塊、積液、膿腫等病變。


由於缺乏具體而實用的治法,故五積這類名稱,現已少用,參見各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6:57 | 只看該作者

伏梁


古病名。


主要是指心下至臍部周圍有包塊(或氣塊)形成的病證,大多由於氣血結滯所致。


古代文獻描述本病症狀主要有三種說法:  


(1)五積病之一,屬心之積。


症見臍上至心下部位有包塊,大如手臂,久不癒,令人心煩,睡眠不安。


(《難經.五十六難》)  


(2)下腹部堅硬脹滿,有包塊在腹腔腸胃的外面,推之不移,內有膿血瘀積,臍周圍疼痛,身腫,下肢浮腫,忌切按。


(《素問.腹中論》)  


(3)在心胸之下的部位,能升能降,有時唾血(《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7:24 | 只看該作者

肥氣


古病名。


五積病之一,屬肝之積(《難經.五十六難》)。


左脇下有腫塊突起,狀如覆杯,久則咳嗽嘔逆,脈弦細。


本病多由肝氣鬱結,瘀血停聚所致。


類於脾臟腫大等疾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7:52 | 只看該作者

痞氣


五積病之一,屬脾之積(《難經.五十六難》)。


右胃脘部位有腫塊突起,形狀像覆著的盤子一樣,日久不癒,會使人發黃疸,營養不能吸收而使肌肉消瘦,四肢無力等。


多因脾虛氣鬱,痞塞不通,積氣留結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8:20 | 只看該作者

息賁


古病名,見《靈樞.經筋篇》;


《難經.五十六難》等。


五積病之一,屬肺之積。


症見右脇下有包塊,形狀如履著的杯子,呈急迫感,有見胸背痛、吐血、伴有寒熱、咳嗽、嘔逆、呼吸迫促等症狀,這是肺氣鬱結,痰熱壅遏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8:46 | 只看該作者

息積


古病名。


語出《素問.奇病論》。


病因肺失肅降,肺氣長期鬱積所致。


症見胸脇脹滿,呼吸氣逆,但不妨礙飲食。


類於肺氣腫等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3 18:09:24 | 只看該作者

奔豚


古病名,見《靈樞》、《難經》、《金匱要略》等,為五積之一,屬腎之積。


《金匱要略》稱之為「奔豚氣」。


豚,即小豬。


奔豚一由於腎臟寒氣上衝,一由於肝臟氣火上逆,臨床特點為發作性下腹氣上衝胸,直達咽喉,腹部絞痛,胸悶氣急,頭昏目眩,心悸易涼,煩躁不安,發作過後如常,有的夾雜寒熱往來或吐膿症狀。


因其發作時胸腹如有小豚奔闖,故名。


從證候表現看,類於胃腸神經官能症,而出現腸道積氣和蠕動亢進或痙攣狀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21:07 , Processed in 0.14062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