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0 08:30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政治●宰相】
宰相是一種官名,乃我國君主時代的產物。
以職權而論,他一方面輔弼天子,參掌內外之機務;
另一方面又總領百官,綜理全國之政務。
申言之,宰相位極人臣,並非守一司、專一務之官,故凡天子所馭所治者,宰相均得過問之,惟其行事使權,受君主之節制而已。
史記陳丞相世家云:「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宋史職官志亦云:「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平庶政,事無不統。」
宰相既為君主的最高幕僚,復為百官之首長,其於政治上所處之地位,實極重要。
按:說文:「宰,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從、從辛。辛,罪也。」
「相,省視也,從目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
引伸之,宰有「宰制」之意,而「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
至宰相二字,合為一辭,原非法制上之名稱,僅係便宜上之通稱,猶之今日若干機關以祕書長為幕僚長,祕書長固為正式官稱,而幕僚長只係便宜上之俗稱也。
又,相當於宰相之辭,尚有宰輔、宰執、宰臣、相臣、輔相等;
而冢宰、丞相、相國等名,雖均曾為正式之官稱,有時亦被用為宰相之通稱。
此外,宰相亦往往被簡稱為相。
殷湯有太宰,周有冢宰,俱常以師保兼任之,即宰相也。
秦悼武王始置左右丞相,其後又有相國,皆宰相也。
漢承秦制,初置丞相,後又嘗置相國或左右丞相;
成帝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與大司馬、丞相,並為三公,同為宰相;
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亦為宰相。
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宰相。
惟東漢之時,尚書之權漸重,至魏,其任錄尚書事、尚書令,及尚書僕射者,遂為宰相。
魏文帝復置中書監及中書令,以掌機密,洎乎兩晉,中書監令代為宰相。
宋齊梁陳,並相沿習,其丞相、相國,多非尋常人臣之職,以言宰相,除錄尚書事、尚書令僕,及中書監令外,並有侍中;
而北魏北齊,侍中之權尤重。
後周改制,以大冢宰為宰相,後亦嘗置左右丞相。
至隋,居宰相之任者,厥為尚書令僕、內史監令及納言。
唐沿隋舊,初亦以三省長官(尚書令僕、中書令及侍中)為宰相,逮乎中世以後,中書令與侍中仍係宰相,而左右僕射除另加同品、平章等銜外,則非宰相,至於尚書令,早已弗置矣。
又,唐往往以他官參政,故凡擁有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預朝政、參知政事、參掌機密等銜者,均為宰相。
惟唐之宰相,就其主要者言之,初殆為三省長官,高宗而降,又為同中書門下三品,肅代以後,則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五季承唐舊制,多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
宋之宰相,初蓋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為左右僕射,後又為太宰、少宰,旋復為左右僕射,最後則為左右丞相。
元以中書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為宰相。
明初有左右相國(旋改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屬中書省,以綜理國政,即宰相也;
後革中書省,置丞相,置殿閣大學士,以掌文書,於是殿閣大學士亦漸居六部之上而為宰相。
滿清入主中原,仿採明制,初以內閣大學士為宰相(明殿閣大學士為本名,清殿閣大學士為加銜,二者均通稱為內閣大學士);
嘉慶以後,軍機處之事權益重,大學士非兼軍機大臣,已非真宰相,從而,宰相之任,與其謂為內閣大學士,毋寧認係軍機大臣矣。
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釐定新官制,但仍留軍機處為行政總機關。
直至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倣西制,組織新內閣,於是舊內閣及軍機處始被裁撤,在新內閣之下,設總理大臣一人,協理大臣二人,殆亦昔日之宰相也。
(周道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