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孫星衍】 孫星衍(西元一七五三~一八一八年),江蘇陽湖人。
生於乾隆十八年,幼有異稟,過目成誦,未冠補諸生。
旋與女詩人王采薇(玉瑛)結婚,夫唱婦和,伉儷殊為情深。
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被聘講學於南京鍾山書院,因與錢大昕、洪亮吉、楊芳燦、盧文弨,及袁枚等相結識,而深受漢學家考證學風之影響。
詩文之外,並及於經史、文字、音訓、諸子百家之學。
四十二年(一七七七),王夫人卒,星衍至感悲傷,特將其遺著長離閣(詩)集刊行於世。
四十五年(一七八○),以參加南京恩科試未第,轉治佛學。
次年,為陜撫畢沅所延,入其幕府,前後五年。
畢氏所撰之關中勝蹟志、山海經注、校正晏子春秋、墨子,及校刻惠棟諸書,皆星衍所手訂。
他如陝西醴泉縣志、邠州志、澄城縣志之撰修,星衍亦參與其事。
五十一年(一七八六),成舉人。
次年,以一甲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充三通館校理。
其後歷官刑部主事、員外郎、山東兗沂曹濟道,所至皆有政聲,不畏權貴。
嘉慶四年(一七九九),以丁母憂去官。
六年(一八○一),一度為浙撫阮元延講詁經精舍。
服闋入都,仍以道員分發山東。
十年(一八○五),署登萊青道。
十二年(一八○七),署市政使。
十六年(一八一一),以病退休。
晚年主講於鍾山書院。
二十三年卒,年六十六。
孫星衍校注撰輯之書甚多,最要者為尚書今古文注疏三十九卷、周易集解十卷、夏小正傳校正三卷、明堂考三卷、考注春秋別典十五卷、爾雅廣雅訓詁韻編五卷、魏三體石經殘字考一卷、孔子集語十七卷、史記天官書考證十卷、金石萃編二十卷、讀古文苑二十卷、孫淵如詩文集二十五卷。
(王家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