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9 09:31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秦觀】
秦觀(西元一○四九~一一○○年),字太虛,高郵州武寧鄉人。
宋仁宗皇祐元年生,豪俊,工文詞,喜兵家書。
二十九歲,謁蘇軾於彭城;
軾以為有屈、宋才;
薦觀詩於王安石,荊公亦稱其清新似鮑、謝。
元豐八年(一○八五),三十七歲登進士第,改字少游。
調蔡州教授後,蘇軾以賢良方正薦觀於朝。
元祐三年(一○八八)應召至京師;
進策論,除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
八年(一○九三),遷國史院編修官。
紹聖元年(一九○四),坐黨籍;
出為杭州通判。
御史劉拯奏觀增損實錄,道中貶監處州酒稅。
二年(一○九五),游處州府治南園,作千秋歲詞,有:「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苕溪漁隱叢話記黃庭堅歎其句意之善,欲和之而以海字難押!
三年(一○九六),坐謁使告寫佛書,削秩,徙郴州。
既抵旅舍,作「踏莎行」,詞云:「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哀而不怨,命舛亟矣。
東坡書詞於扇,云:「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
則觀歿藤州後事也。
元符三年(一一○○),哲宗以正月崩。
徽宗嗣統,赦令下,遷臣多內徙。
觀自雷州抵藤州,醉臥光化亭,與人述夢中昔作好事近詞,句云:「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
時八月十二日也。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記觀先作挽詞,讀者悲傷之。
年五十三。
有文集四十卷。
今分為淮海先生集四十卷、後集六卷。
(張隆延)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