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9 07:47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道】
許慎說文解字言道字義為「所行道也」,此應是道字的初義,即通常所說的路。
但是此一字見於史冊,至少在西元前兩千多年的堯、舜時代,即已入於哲學義;
尚書大禹謨載帝舜命禹攝位時之辭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此一道字,便是十足的哲學義。
以後,道字的解釋日多,但卻沒有一個周全的定義,原因是道在哲學上所代表的,乃宇宙萬物所以然的根本法則,只可意會而不可以言詮;
正如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
付諸文字作解釋的,都是某一方面的意義。
今且歸納「道」之多種含義為以下四方面:一、道為形上而遍在。
周易繫辭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是將道與器作形上與形下二分。
又莊子天下篇言:「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是將道與術作二分,一為形上的思想理則,一為形下的用世方法。
因為「道」是形上,故無所不在,莊子知北遊:「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日: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
孔子也說:「道不遠人。」
這些都在說明道的形上而遍在義。
二、道為一。
一者絕對之義,言「道」為絕對而無待。
「道」之為一,可作兩方面看:一就渾然一體而言,道乃統宇宙萬物而為一,蓋宇宙萬物莫不生於道、長於道、歸於道。
孟子曰:「天道,一而已矣。」
(滕文公上)老子曰:「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第二十二章)周易之「太極」之符號「一」,即道,故繫辭傳云:「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次就萬物之個別體而言,也莫不有道,如言天道、人道、君臣之道、盜亦有道等,此任一事物之道,在事物之本身而言,各為圓滿無缺,所謂「一物一太極」是,而又通乎整體宇宙之大道,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論語里仁篇)莊子曰:「詼詭譎怪,道通為一。」
(莊子齊物論),意均在此。
三、道之自然流行義。
道以其為形上,故無體,故言道,乃自用上顯。
宇宙萬物,大自日月、四時,小至蟲蟻、塵埃,遠自河漢、雲煙,近至身心、脈搏,無不在變動流行中。
近代以來,由西方科學得到證明,整個太空宇宙中,無一恆定不變之存在,此義在周易中早已肯定;
繫辭傳云:「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老子也言其「周行而不殆」。
雖然,道之流行,乃行其自然,老子謂「道法自然」,繫辭傳則言「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莊子以譬喻出之,最為切當,大宗師篇云:「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覺也。」
道之自然,為儒、道兩家之無上義。
四、道之變化生生義。
變化生生,乃就道之功能之顯現而言,道有變化生生之功能,始有宇宙萬物之世界,故繫辭傳云:「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生之為易。」
道之變化生生,表現為陰、陽二性,陽為天、為父、為男、為往、為升等,陰為地、為母、為女,為來、為降等,陰陽二性自然流通相交,而生萬物,故繫辭傳云:「一陰一陽謂之道。」
又云:「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又云:「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往者屈也,來者信(按即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孔子贊陰陽化生之義,具見於乾、坤二卦之彖傳辭中,其繫乾卦之辭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繫坤卦之辭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
繫泰卦曰:「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
繫否卦曰:「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
道之變化生生之要義,由此可見。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