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王粲】 王粲(西元一七七~二一七年),字仲宣,東漢山陽高平人。
生於靈帝熹平六年,卒於獻帝建安二十二年,享年四十有一。
仲宣生於官宦之家-曾祖龔,順帝時為太尉;
祖父暢,靈帝時為司空;
父謙,為大將軍何進長史,少著盛名,以聰敏見稱。
獻帝播遷,粲徙長安,時蔡邕貴顯朝廷,聞粲至,竟倒屣相迎,並譽之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
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
座中賓客皆大驚。
年十七,授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不就,乃往荊州依劉表。
表以其貌寢體弱而不重用,粲居客中,時有鄉關之思、身世之感,嘗作登樓賦以寄意。
建安十三年,曹操攻荊州,時劉表已卒,粲勸服其子琮歸附之;
操遂以粲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後遷軍謀祭酒。
曹魏建國,官拜侍中,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恆典之。
建安末,從操征吳,病卒道中。
先是操子丕、植交怨,仲宣婉孌其間,和光宴詠,耦居無猜,身歿之後,二子皆頌其德焉。
粲博學多識,才高彊記,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
劉勰稱其文多兼善,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冕;
沈約以其與曹植並舉,同標擅美,獨映當世;
鍾嶸則謂六朝詩家,如潘(岳)、張(華)、劉(琨)、盧(諶)、郭(璞)、鮑(照)之屬,皆受其影響焉。
著有詩賦書記論贊等六十餘篇,載於「王侍中集」。
生平見「三國志」本傳。
(何沛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