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王戎】 王戎(西元二三四~三○五年),字濬仲,瑯琊臨沂人。
生於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卒於晉惠帝永興二年,享年七十二,諡曰元。
祖父王雄,曾任幽州刺史,父王渾,官至涼州刺史,封貞陵亭侯。
戎自幼聰穎,神采異於常人,年六七歲,於宣武場觀戲,猛獸在檻中虓吼震地,眾皆避,戎獨神色自如,又嘗與群兒嬉於道旁,見李樹果實多,眾皆爭相取摘,戎獨不往。
有問其原因者。
戎謂:「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
眾皆信服。
年十五,隨父在郎舍,為人短小。
任率不修威儀。
朝賢嘗於上己褉洛。
或問王濟:「昨游有何言談?」
濟曰:「張華善說史漢;
裴為頠論前言往行,袞袞可聽:王戎談子房,季札之間,超然玄著。」
鍾會伐蜀,往訪戎話別,問計於戎,對以:「道家有言「『為而不恃』,非成功難,保之難也。」
其後鍾會果失敗,眾皆以為有先見之明,識鑑向為時賢稱道。
惟戎性好興利,頗事積聚而儉嗇。
家有好李,常以售人,恐人得此佳種,恆鑽其核,以此獲譏於當世。
迨五胡亂起,士族南遷,戎渡江,綏慰新附,宣揚晉室威德以穩定人心,吳光祿勳石偉,為人方直,不容於孫皓朝,辭官歸家,戎嘉其清節,上表推薦之,詔拜石偉為議郎,由是南人信服,對調和南北起積極作用。
戎頗慕籧伯王之為人,亦嘗與嵇叔夜、阮嗣宗輩為竹林之游。
晚年官拜司徒,喜召宴賓客以娛永日。
(鄺士元)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