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東京】 大東京的發展:現在包括衛星都市群在內的大東京的人口超過二千萬人,而且還不斷有人口的流入。
東京都的商業、服務業、工業與生產附加價值等均占全國第一、二位。
這裏集中了許多大專院校與大學生,約占全日本大學生數的一半(約一百萬人),如包括衛星都市群在內,則大東京集中全日大學生約五分之三。
東京為日本首都,因首都機能促進人口集中,東京市區有九百萬人,東京都有一千二百萬人,大東京圈(四十公里圈)有二千二百七十餘萬人(西元一九八○年)。
一、自然環境與都市化(一)地形環境:如從都市化過程與形態來看地形環境時,很清楚地可以看出東京的地區特性。
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時代)的東京,呈現沖積平原指向型的都市區位。
占約八十平方公里的市區中,約有一半屬市區,另一半在山手方面(指洪積臺地)。
而山手多屬分割河谷,谷底多成市區。
當時二百萬居民的大半居住在沖積平原上。
明治以後,東京導入歐美的都市計畫與近代技術的結果,臺地指向型的居住形態迅速地普及起來。
自來水的普及,誘導許多住宅及大學朝向少受洪患影響的臺地發展。
最近大規模的都市化,則朝向占綠地重要部分的多摩丘陵發展。
(二)海洋環境:依一九七六年資料顯示,東京港入港停泊總噸數達六千五百七十四萬總噸,占全日本第九位。
如加上東京灣內的橫濱港(第二位)、千葉港(第四位)、川崎港(第七位),則東京灣港可能是世界最大的世界港。
二、空間結構(一)都心:東京機能中心的東京車站周圍地區,形成大都會的都心,包括北到上野,東到日本橋、兜町,南包括銀座、新橋,西到皇居、赤見付附近的地區。
其中有經濟中樞地區的丸內、大手町一帶;
中心商店街的銀座、日本橋一帶;
政治中樞地區的霞關一帶,以及皇居、東京車站、東京都廳、築地中央批發市場等重要設施。
(二)副都心:有新宿、谷、池袋,也有人把淺草與上野列入副都心的。
就新宿言,是最大的副都心。
由於占三十六公頃面積的淀橋淨水場遷移(一九六五),以此為中心開發成九十六公頃的業務中心。
一九七九年四月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超最建築群集中地區,這裏的鬧區繁榮也超過都心。
不過新宿是一點集中型,只有國鐵、小田急、京王、營團地下鐵等電車集中的新宿車站,及附近西武新宿站與地下鐵新宿三丁目站。
這一點不像都心有許多車站,而形成龐大的都心地區。
谷的都市化程度高於池袋,二者均為鐵路的集結地點,同時扮演了購物與娛樂的重要角色。
(三)混合地區:沿隅田川的低地,是為最典型的混合地區。
這裏有商業、工業、住宅、公共設施等混合存在著。
人口密度高,到處可見到地盤下陷的現象,且為防火、洪水的問題地區。
同樣地,川崎、橫濱、川口等也可見到混合地區。
(四)工業、交通地區:有工業與交通(包括倉庫)區位的類似地方很多,最顯著的是東京灣岸。
這個地一直連到川崎、橫濱,形成京濱工業地帶。
(五)住宅地區:市區西側約三分之一為住宅地區,這是三大副都心的腹地,是為主要的通勤人口居住的住宅地區。
這裏散布著許多商店街(站前商店街),及學校等公共設施。
其向外圍地區,則逐漸變成農業、住宅地區。
(六)住宅、公共地區:大抵在市區中央,有住宅與公共設施(學校、公園、自衛隊、研究所等)的混合地區,大致相當於江戶時代市區化的臺地部分。
(七)農業、住宅地區:市區外圍地區廣泛地存在著農地與住宅混合地區。
在土地利用上,以農地為主;
但在人口上,多屬都市性人口。
(八)衛星都市群:東京有許多衛星都市。
橫濱與川畸是二個百萬都市的衛星都市。
千葉、浦和二個縣也都具有東京衛星都市的機能。
西南部集中較大的衛星都市,在數目上西部與西北部較多,最近衛星都市也向東部或東北方向迅速發展。
三、人口發展趨勢東京都市圈自一九五五至七九年間,人口集中達五百九十一萬人,如就圈內社會的人口增加型言,由第一期(一九五五~六○)的一百四十四萬人,增加到第二期(一九六○~六五)達最高峰的一百八十五萬人,到第三期(一九六五~七○)減到一百四十五萬人,第四期(一九七○~七五)則再減到高峰時的一半,即八十七萬人。
到第五期(一九七五~七九)減到高峰時的八分之一,既二十四萬人。
由都市圈都心向外各距離帶的人口增加型變化觀之,一九八○年十月一日人口聚集零至十公里圈為三百七十五萬人,十至二十公里圈為七百八十六萬人,二十至三十公里圈為五百三十八萬人,三十至四十公里圈為五百七十五萬人,四十至五十公里圈為三百六十萬人。
如從一九五五至八○年的二十五年看人口增加數時,三十至四十公里圈的四百零二萬人為最高;
其次為十至二十公里圈的三百七十九萬人;
二十至三十公里圈的三百六十三萬人;
零至十公里圈則僅有三十四萬人,有減少趨勢,形成都心空洞化現象。
如就一九七五至七九年各帶人口增減來看,零至十公里圈減少百分之六.三,十至二十公里圈僅增加百分之二.一,二十至三十公里圈增加百分之九.一,三十至四十公里圈增加百分之一四.二,四十至五十公里圈又增到百分之一六.一。
與各期各距離帶比較,均呈成長率衰退現象。
(嚴勝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