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秦力山】 秦力山(西元一八七八~一九○七年),原名鼎彝,字力三,又號鞏黃,湖南長沙人。
生於清光緒四年。
幼而聰穎,卓犖有大志,擅文才,為文數千言可立就。
嘗從瀏陽譚嗣同遊,入南學會。
未弱冠,補縣學生。
提學使徐仁鑄奇其才,遣游學日本,入橫濱大同學校。
二十六年(一九○○)夏,唐才常謀起兵漢上,倡自立軍,力山歸而從之。
受委為前軍統領,駐安徽大通。
原定七月十五日起事,唐才常因待海外康有為、梁啟超匯款延期,力山不知,旋以事洩,遂於十五日起事。
事敗,再渡日本。
憤康、梁之不足有為,乃與之絕,與戢翼翬、沈翔雲、王寵惠等,創刊國民報於東京,宣揚民族主義。
復赴橫濱謁孫中山先生,矢志排滿革命。
日夕與章炳麟、張繼倡言種族大義。
或在日本,或微服入皖南,均力謀再舉。
三十一年(一九○五)秋,同盟會成立,以力山主安徽事。
乃再入安慶謀舉事,事洩,亡命香港。
翌年,入仰光,與干崖土司刁安仁遊。
刁為夷人,有興夷滅漢之思,力山力勸諭之,並助其整理內政。
力山為闡發民族革命義理,著革命箴言二十四章,凡六萬餘言,出版後轟動一時,旅緬華僑之民族主義思想,因之益萌動矣。
力山在緬倡辦民族學堂,計畫以培育人才入手。
不幸居無幾何,以水土不服,竟染瘴氣,至光緒三十三年十月十一日病卒,享年二十有九。
(李雲漢)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