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高洋】 高洋(西元五二九~五五九年),別字子進,史稱北齊顯祖文宣皇帝。
自高歡死後,子高澄執掌朝政,及澄遇刺身死,弟高洋繼位,於是廢東魏孝靜帝自立,國號齊,因南朝有蕭道成的齊朝,故史稱北齊。
高洋即位後,對外大舉用兵,東征庫莫奚,獲雜畜千餘萬頭。
北逐契丹,獲生口十餘萬。
破柔然,得口眾二萬餘,牛羊十萬頭。
西討匈奴族的山胡,盡滅其種。
南取蕭梁的淮南,勢力達長江北岸,武功勝於北朝任何一代。
時國境占有今黃河下游的河北、山東、河南、蘇北、皖北等廣大平原與山嶽地區。
有戶三百萬,口二千萬,鹽鐵事業,異常發達。
四瀆占其三,九州擁有五。
內政則起用漢人楊愔,嚴懲貪污。
高歡欲立漢人李夫人為皇后,高隆之、高德政等大加反對說:「漢人怎可為天下母?」
高洋再問楊愔,說:「漢人為天下母,又有何不可?」
高洋遂立李夫人為后,生高殷,立為太子。
高洋死後,太子殷即位,高殷祖母婁太皇太后說:「我母子怎可受漢老嫗(指兒媳李太后)的頤指氣使?」
於是產生婁太皇后兒子高演篡奪姪兒高殷帝位之事。
及高演即位,殺楊愔,漢族從此失勢,起用鮮卑貴族賀拔仁、斛律光等,胡漢一家的時代從此消失。
自高歡死後,高洋也曾想整飭鮮卑貴族把持天下的局面,雖無重大成效,然大體上,高洋還能繼承父志,既重鮮卑人,也不輕漢人的政策,但在高湛執政以後,漢族勢力已無復當年之受尊重。
(鄺士元)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