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美術●抽象畫】 抽象畫(AbstractPainting),是一個引起許多爭論的名詞,它的發生年代及創始者,也眾說紛紜,至於如何才稱得上一幅抽象畫,也是不容易界定的。
一般說來,每張畫都含抽象意味,因為在二次元的平面上表現三次元的空間,本身就很抽象了。
因此,所謂抽象畫,應依畫中的形象及作者的意向,作為判斷之依據較為正確。
一幅無主題,無物象,而純粹以色彩、線條來構成的畫面,才稱得上是抽象畫。
音樂與建築通常都被認為是抽象藝術,然而從亞里士多德的古典傳統時代起,文學和視覺藝術中,繪畫與雕刻都被認為是「模仿藝術」(ImitativeArts),直至西元十九世紀中葉後,藝術家才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轉向對繪畫本質的探討,而不再以模仿為目的。
為了強調造形或表現的手段,物體本身(Subject)被置於次要的地位了。
一般都認為康丁斯基(Kandinsky)是抽象畫的創始者,但抽象藝術發展的軌跡,卻可追溯至十九世紀的「新藝術」(NouveauArts)或更早,甚至有人認為抽象藝術與人類有等長的歷史,原始人在洞窟或樹石,及器皿上的刻畫,都已具備抽象藝術的要素,只是新藝術以後較前人積極和明顯的發展罷了。
新藝術中的貝爾德(VandeVelde)及其他畫家們對主題的無認知性,雖然他們的造形可能來自植物的變形;
印象派對色彩與光線的分析;
後期印象派對內在情感的表現,野獸派對色彩的解放,及裝飾畫之建立;
立體派對物體的分解,及以線條為主的重新組合畫面。
都使抽象繪畫更向前邁進。
然其畫面或多或少都還保有物體的形象,只能稱為「非模仿藝術」(Non-ImitativeArts)。
一九○九年,立體畫家已不重視實物的酷肖,而以各人不同的方式自由重新表現。
一九一二年在庫普卡(Kupka)、康丁斯基,與德洛涅(Delaunay)的早期作品中,都已顯露了抽象藝術的一切因素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抽象藝術演變成更多樣、更複雜,然究其發展原因可分為二:一、技術與科學飛躍進步,社會經濟急遽繁榮的二十世紀世界,傳統的技法已無法滿足藝術家的需要。
二、照相機的發明使具象繪畫日趨沒落。
一九一五年以前,世界有三個抽象藝術中心:庫普卡、畢卡比亞(Picabia)、蒙德里安(Mondrian),與德洛涅所在的巴黎,康丁斯基所在的慕尼黑,及拉瑞奧諾夫(Larionov)、岡奇洛瓦(Gontcharova)、馬勒維奇(Malevich),與塔特林所在的莫斯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抽象藝術更由歐陸逐漸擴展至全球,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之藝術思潮。
(陳世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