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工學●車輛的動力傳送】 將車輛引擎產生的動力傳送至車輪的裝置,總稱車輛的傳動系統。
不同型式、不同功能的車輛其傳動系統的組合亦有差別,但其基本的原理機件則都大同小異。
本節以載客小汽車之傳動系統為例,說明車輛動力傳送之原理及構成。
傳統的汽車,引擎裝置在前方,傳動系統自飛輪起,經離合器、變速箱、傳動軸、最終傳動、差速器、輪軸,最後到達後輪。
前置引擎前輪驅動,或後置引擎後輪驅動,則無需傳動軸,動力僅以短的驅動軸傳到車輪上。
裝在引擎輸出端飛輪與變速箱之間的離合器,一部分固定在飛輪上,另一部分與變速箱之輸入軸結合。
當離合器結合時,此二部分結為一體,軸與飛輪同轉,當汽車需變速或停車時,離合器分離,引擎的動力即和傳動系分開,扭力不能傳到變速箱。
汽車在起動或爬坡時,較之在平路上等速行駛需要更大的扭力。
變速箱的功用,就是使引擎提供各種不同的扭力,以適合汽車在各種不同路況下行駛。
事實上,引擎曲軸轉速比車輪轉速快得多,而且需求的扭力愈大,車輪轉速即愈低。
移動變速箱之操縱桿使其對齒輪囁合,可得到引擎與車輪間適當的轉速比。
除空檔及倒檔之外,通常有三個至四個前進檔位。
空檔使離合器與變速齒輪分離,此時即使將離合器置於結合位置,亦可使車輛在引擎運轉下停置。
經變速的動力需由傳動軸傳至最終傳動。
傳動軸常由金屬管製成,其強度需能傳遞經變速箱而來的最大扭力。
傳動軸與變速箱輸出軸及最終傳動輸入軸間,需以萬向接頭聯結,以因應車輛後輪垂直移動所導致的傳動軸角度的變化。
為了配合車輪的轉速,傳動軸的轉速需在最終傳動處減低,由減速齒輪組的冠齒及驅動小齒輪來完成。
冠齒與小齒輪成九十度正交旋轉,使傳動軸方向作九十度變化,將動力傳至最終傳動的左右側的兩支半軸。
又當汽車轉彎行駛時,內側車輪路徑要比外側車輪的路徑短,如果內外側輪軸都固定在一根車軸上,由冠齒輪及驅動小齒輪驅動,則兩輪轉速相同,內側車輪就會與地面產生滑動。
為了避免這一現象,最終傳動中包含有一組差速齒輪,使兩輪的車軸可以具有不同的轉速。
隨著科技的進步,基於上述的原理,傳動系統有極多的變化,例如自動變速箱、橫置引擎等等。
(林石甫)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