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6 09:29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文學●訓詁學】
訓詁學,實綜中國文字形音義三方面之條理而言。
文字學、聲韻學係說明字形、字音,乃基礎之分析;
而訓詁學則總合字形、字音、字義之關係,以闡明古籍文字之正確解釋,乃綜合之運用,三者原為一體,不可偏廢。
從字面解釋,說文:「訓,說教也。」
段玉裁釋為「說教者,說釋而教之,必順其理,引申之,凡順皆曰訓。」
詁字,說文曰:「訓故言也。」
段注:「故言者,舊言也。十口所識前言也。訓故言者,說釋故言以教之。」
訓詁二字合而言之,乃「順其條理,解說故舊之言以教人」。
其對象始為故言或舊言,其後不以語言為限,亦兼文字在內;
語言文字,往往因時有「古今通塞」,地有「南北是非」,人有「雅俗異制」,致語意變遷、聲轉移、語法改易,難以溝通。
吾人乃就已知之語言文字,闡釋吾人所未知之語言文字,透過文字形音義三者之連繫,藉以探究語言之根源,通曉聲之邅變,明辨文字之異形,明瞭語意之變遷,窮究假借之關係,明曉語法之改易,辨析語詞之作用,考求古義之是非,溝通名詞之不同,曉喻古今之異制,了解師說之不一,校勘古書之訛奪,從而對訓詁之起因、工具、方式、條例及演進等,作系統化之研究。
此種學問,既合乎科學,復有條例可循,即稱之為訓詁學。
非但研讀古籍必具此基本素養,亦為通經致用,不可缺少之工具。
(林尹)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