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岩床】 地殼因構造運動發生微小裂縫,上部地函之岩漿乘虛而上升,並沿地層層面平行貫入而充填固結之平板狀火成岩體,稱為岩床(Sill)或侵入火成岩體(IntrusiveSheet)。
被侵入之沈積岩岩層往往為岩質軟弱而易於穿入者;
因此以頁岩或砂岩與頁岩之薄層互層為多。
岩床與岩脈(DikeorDyke)之形成相似,所不同者即岩床係沿地層層理面生成而形成板狀或扁豆狀,但岩脈可穿過其他火成岩、變質岩或沈積岩,而若穿過沈積岩,則常與其層理面成垂直或相當角度。
岩床之厚度有約自一呎上下至數百呎,然其分布面積可達數百平方哩之廣。
有些層狀岩床或侵入火成岩體,常綿亙數千平方公里之廣闊地區,且在全部領域內保持均勻之厚度。
如美國新澤西(NewJersey)州三疊系中之層狀岩床厚達三百公尺,而其露頭延長約達一百六十公里。
有時在一斷面中可見若干層狀岩床與沈積岩形成互層。
至岩床之形狀頗不規則,蓋以其侵入之際,覆於上方之岩石呈參差狀之隆起所致。
又岩床之組成雖各不同,但以鹽基性火成岩為其主要成分,則係不變之法則耳。
岩床與火山岩流或熔岩流(LavaFlow)頗相似,惟岩床則為緻密狀細粒或斑狀輝綠岩,或斑狀斑岩或玢岩等半深成岩,且其上下岩層皆發生變質,但火山岩流或熔岩流常為多孔狀、枕狀、微晶質或玻璃質之鹽基性玄武岩,又時為斑狀或流紋狀之微晶質或玻璃質石基之酸性流紋岩或中性安山岩,因此可辨別是岩床或是火山岩流。
(周瑞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