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安徽】 安徽省,位於中部偏東之長江下游,即禹貢所稱揚州及徐、豫二州之域。
春秋時為皖國,故別稱曰皖。
後分屬吳、楚。
秦為九江、泗水、潁川等郡地;
唐分屬江南、淮南、河南諸道;
宋為江南、淮南、京西北三路;
元分屬河南、江浙行中書省;
明屬南京;
清初屬江南省,康熙時析置安徽省,以安慶、徽州二府之首字得名。
民國仍之。
地跨長江及淮水,東北界江蘇,東南接浙江,南鄰江西,西南連湖北,西北毗河南,面積約十四萬六千餘方公里。
省會曰合肥。
全省地形,南北迥異,北方多平原,愈南則丘陵地愈多。
一般分為皖北、皖中與皖南三部分。
皖北屬淮河流域,在地形上為黃淮平原之南部,南以淮陽山為界。
淮陽山,亦為淮河與長江之分水嶺。
皖北地勢平坦,與河南、江蘇邊境相接,一望無際,沃野千里。
皖中位於淮陽山與九華山之間,屬長江流域,亦稱巢蕪盆地,城內低丘零星,河湖縱橫,同為富庶之地。
皖南屬丘陵地,含九華山與黃山山脈,暨青弋江上游支流谷地。
省境西側有太行山,蜿蜒於皖鄂邊界之上,再折向東北,而降為山勢低矮之淮陽山脈。
九華山在青陽縣西南,高一千三百公尺,上有九峰,舊名九子山;
唐李白以九峰如蓮華削成,故改稱之為九華山,明王守仁嘗讀書於此。
黃山原名北黟山,唐天寶時,改曰黃山,又稱黃嶽,位於黟縣東北,高一千九百公尺,由裸露之花崗岩所侵蝕而成,群峰列峙,景色秀麗,為我國名山之一。
尤以天都與蓮花二峰最高。
山間雲氣四合,瀰漫如海,世稱黃山雲海。
山間多松,燃松取煙,可製墨,曰黃山松煙。
長江自江西入境,東北流入江蘇;
東西塗山與采石磯,為長江要塞。
支流以在蕪湖注入長江之青弋江與水陽江為最重要。
淮河則自河南入境,東流,以洪澤、寶應,與高郵諸湖為富水庫,於江蘇鎮江附近借道運河而入長江,支流有潁河、淝水、渦河、澮河等,均從河南進入。
新安江源於黃山,為錢塘江上游;
昌江西南流入江西。
省內湖泊甚多,以巢湖與洪澤湖為最著名。
巢湖以濡須水與運漕河入江,此二者均為長江重要支流。
全省氣候,南北不同。
夏季普遍炎熱,冬季寒流南下,皖北首當其衝,氣溫常低至零度以下。
霜雪甚多;
皖中方面,因淮陽山山勢低緩,無法將寒流阻擋,故氣溫亦低;
皖南丘陵位於長江以南,冬季較暖,但高山仍冷。
黃山主峰地勢頗高,山頂與山麓氣溫,常有極大差異。
降雨多集中夏季,雨量愈南愈多。
皖北地區平均年雨量約七百五十公厘以下,而且甚不調和,容易發生水、旱之災。
皖中在一千公厘以上,皖南則高達一千三百公厘。
農產在淮河以南,以米為主,因淮南地區河湖交錯,灌溉利便,最宜生產稻米。
蕪湖即為我國之一大米市。
淮河以北,農產以小麥為主,大豆、高粱、花生亦多,但遇洪水或乾旱,則易發生災荒。
淮河因此成為安徽稻米與小麥栽培之分界線,故有「南稻、北麥」之稱。
皖南丘陵地形起伏,不適農作,只有在狹小之河谷平原內生產稻米,或在山坡早地上種植玉米與甘藷。
安徽產茶,在皖南丘陵一帶,以祁門紅茶與婺源綠茶最負盛名,屯溪為一大茶市。
江北產地,僅有六安與霍山兩處。
礦產資源有煤和鐵,煤以皖北蚌埠西南之田家庵與舜耕山附近最多,曰淮南煤礦,亦為長江下游各地重要煤源之一。
淮南鐵路為輸煤之主要幹線,可由礦區直通裕溪,和長江聯運;
另有支線連蚌埠,與津浦鐵路相接。
鐵以皖中繁昌之桃沖與當塗之馬鞍山為最重要。
廣德附近亦產石油。
林木資源集中於皖南丘陵與大別山區。
工業以涇縣之宣紙、徽州之墨,與舒城之竹蓆為著名。
本省因地形不同,在交通方面,北部以陸運為主,南部則以水運為主。
鐵路有津浦、淮南、合信與京贛四線;
公路以合肥為中心,可與鄰省重要城市聯絡,並有京陝、京川諸國道。
水路以長江為最重要,安慶與蕪湖為沿江之重要港口;
長江支流之通舟楫者,有江南之青弋江,與江北之運漕河等。
皖北由西北流向東南之河流甚多,如潁、淝、渦、澮等,以往俱為中原至東南之交通路線,後因河道常變,水位不穩,故航行不暢,只有淮河尚稱便利。
合肥位於巢湖北岸。
略當全省中心,曾為兩淝水交會處,故名合肥。
始置於漢,清為廬州府治,夙為黃河下游與長江下游之交通孔道。
亦屬軍事重鎮,今為省會。
蚌埠當津浦鐵路與淮河之交,相傳古時人嘗採蚌於此,故名。
為淮河流域貨物集散中心,皖北軍事重鎮。
蕪湖在當塗縣西南,境內有湖,多蕪藻,故曰蕪湖。
地居長江東岸,東通水陽、青弋諸江,西達巢湖沿岸諸縣,為京贛鐵路、公路與長江之交點,亦為水陸交通中心,中部米糧集散地,大米市,與大商港。
安慶亦稱懷寧,位於長江北岸,為舊時省會。
歙縣為皖南名城,在休寧東北,即舊徽州府治,亦稱徽州,馳名國內之徽墨,多產於此。
祁門在休寧以西,以產紅茶著稱。
屯溪為徽港航路起點,久為皖南重要市場。
采石磯位於當塗西北,即牛渚山之北部,突入江中,形勢險要,常為兵爭之地,晉溫嶠燃犀照怪於此,今有燃犀亭。
相傳李白捉月亦在此,今有謫仙樓、捉月亭。
壽縣在皖北蚌埠西南,某地東北之八公山與西淝水一帶,為東晉謝玄擊敗符堅之地,史稱淝水之戰。
(梁繼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