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地槽】 地槽(Geosyncline),為構成地殼一基本構造單元。
最早為美國之赫爾(JamesHall)研究紐約州阿帕拉契山脈(AppalachianMts.)地質時所創立之學說。
地槽為地殼上具有區域性之狹長下沈槽狀地帶,其長可達數千公里,寬僅數十公里,足以容納大量沈積物,總厚常在數千公尺至萬餘公尺,有時尚來有火山岩類。
地槽中之巨厚沈積物受到以後之地殼變動,發生擠壓與褶皺,即隆起上升,造成聳高之山脈。
故地槽皆為山脈從而造成之地帶,在地質構造上稱之為活動地帶(MobileBelt),或造山褶皺帶。
因之,目前世界上所見之高大山脈,皆為以前古地糟中之沈積物經地殼變動演變而成者。
地糟大部位於大陸之邊緣,表示大陸與海洋交界處為地殼上最脆弱之地帶。
地槽之發育成為山脈,通常皆經過三個階段:一、沈積階段。
二、造山階段(OrogenicStage),即地殼變動階段,使地槽中沈積物經地殼運動造成極複雜之地質構造,有時尚有伴之而生之火成岩活動與變質作用。
三、上升階段,形成高峻之山脈,目前世界上著名之大山脈皆屬之。
地槽之分類方式甚多,不同學者皆有不同之建議,多依據地槽與安定古陸間之關係,地槽中沈積物之來源及岩性,與地槽之形狀而定。
以前最流行者將地槽分為位於海洋與古陸間之正地槽(Orthogeosyncline),及位於古陸上之副地槽(Parageosyncline)。
目前所論地槽皆以正地槽為主,又可將之縱分為兩部。
其接近古陸者名次等地槽(Miogeosyncline),槽谷下沈較少,多含淘選度佳之砂岩、頁岩,與石灰岩等淺海沈積物,缺少火山岩類。
其接近深洋盆地而遠離古陸者,名優等地槽(Eugeosyncline),槽盆下降較深,多濁流(TurbidityCurrent),造成淘選度不良之碎屑沈積岩與火山岩類。
(何春蓀)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