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地形輪迴】 由地球內營力所形成的地表,又受到各種外營力的作用,依一定的順序演變其形態的歷程,稱為地形輪迴(GeomorphicalCycle)。
係美國地形學家戴維斯(W.M.Davis)所首倡,今則多用侵蝕輪迴(CycleofErosion)一辭。
其觀念是:原地表依所受侵蝕時間的長短而形成與它相對應的一定地形,分為幼、壯、老三時期,每期又可分成三副期,冠以早、中、晚三字,如早幼年期(EarlyYouthStage)、晚壯年期(LateMaturity)、中老年期(MiddleOldStage)等,至終末準平原,完成一次輪迴。
然而如欲完成一次地形輪迴,所費時間甚久。
若在地形發育過程中,受到:地盤運動、火山活動、氣候變化(如冰河期)等,常會造成地形輪迴的中斷,而不及發育完成,即已又開始另一次的地形侵蝕輪迴。
故地表發育完成的地形輪迴較不多見,而一次輪迴未及完成卻又開始下一輪迴的複輪迴(MulticycleofErosion)卻較為常見。
例如地表常見的谷中谷(ValleyinValley)地形,即為複輪迴的地形證據。
地形輪迴具有系統性和連續性,每一侵蝕階段皆有其特殊地形,這些地形的發育,皆受構造(Structure)、過程(Process)和時間(Time)三要項的控制。
(劉鴻喜)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