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Diagenesis),指一切可以將疏鬆沈積物之構造、組織與礦物加以改變,使成為沈積岩之變化。
可發生於沈積作用之同時,亦發生於沈積作用之後,或發生於深埋期間。
但不包括高溫高壓之變質作用,與地表之風化作用在內。
成岩作用主要包括一、純物理作用:如固結作用(Compaction)、失水作用(Desication)與變形作用(Deformation)。
二、理化作用:如粒溶作用(GrainSolution)、腐蝕作用(Corrosion)、漂白作用(Bleaching)、氧化還原作用、晶體轉變作用(CrystalInversion)、重結晶作用(Recrystallization)、晶質間之連鎖作用(IntercrystallineBonding)、膠結作用(Cementation)、去膠結作用(Decementation)、礦物生長作用(MineralGrowth),與礦物交代作用(MineralReplacement)。
三、生物化學與有機作用:如粒附作用(ParticleAccretion)、絮凝作用(Flocclation)、沈積物混和作用、鑽孔作用(Boring)、分解作用,與有機化合物合成作用(Synthesis)。
四、在某些礦物粒子間保持均衡之化學作用。
成岩作用一詞,原由Gumbel(西元一八六八年)提出,本指沈積物轉變為變質岩之變化。
日前定義,係經華特(Walter)於一八九三年修正。
(梁繼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