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1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恐龍滅絕之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4 07:33: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恐龍滅絕之謎


我們人類,已在地球上生活了二三百萬年,這段歷史應當說不算短了。

可是與恐龍的生存年相比較,那還只是一瞬間。  
  

在中生代,地球曾經是一個恐龍主宰的世界,無論是平原森林還是沼澤,到處都可以看到恐龍的身影。

它們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一億三千多萬年,可是,不知為什麼,後來恐龍竟然絕滅了,一個不剩地、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

這實在是一樁千古疑案。
  

一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科學家試圖揭開恐龍斷子絕孫的秘密,但總是不能自圓其說。

隨著自然科學中許多學科的相互滲透,近年來又出現了一些新的關於恐龍絕滅的說法。
  

有的科學家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由於氣候變冷。

在白堊紀末期六千五百萬年前,整個地球發生了廣泛性寒冷,日溫差增大,冷熱季節交替明顯。

使習慣熱帶環境生活的恐龍,不能像蛇、晰蜴那樣進行冬眠,又不像毛皮動物那樣躲進山洞裏避寒。

恐龍是熱血動物,沒有禦寒的外表和生理機能,因而無法抵抗和適應寒冷的襲擊,最後被大自然毫不留情地消滅了。
  

有的科學家斷言恐龍滅絕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大約在七千萬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使一些盆地隆起,淺丘開始出現,因而造成水枯林竭:同時海底變化,海平面下降300多米,亞洲、北美洲之間的陸地開始連接起來,大量動物遷移到恐龍棲息處,使食物供應發生困難,以至恐龍處於“斷糧”地步,在嚴重的饑餓中逐漸死亡。
  

也有的科學家提出恐龍的滅絕是星球碰撞爆炸引起年。

在白堊紀後期,有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猛烈與地球相撞。

撞擊時速度為每小時約10萬公里,撞擊時揚起了驚人塵土,塵埃飄浮在大氣中,以至遮蔽了陽光,使地球上持續一段時間內一片黑暗,氣溫聚降,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植物枯萎,使“食物鏈”中斷,恐龍紛紛死去。
  

還有的科學家推測,恐龍是吃了有花植物中毒而遭到絕滅的。

恐龍生活在中生代,植物界的蕨類、蘇鐵、銀杏、松、柏等裸子植物占統治地位,在這些植物中含有許多單寧酸,這些對恐龍並無損傷。

但是,在一億二千萬年以前,最早有花植物出現了,這些有花植物組織內常常含有作用強烈的生物鹼,對恐龍的生理產生不利的影響,有的生物鹼——如馬錢子堿等具有很大的毒性,恐龍大量吞吃了生物鹼,毒素反應引起其嚴重的生理失調,導致死亡。
  

恐龍滅絕緣於種間競爭、種內競爭——這是另外一些科學家的認識。

一種生物的活動,往往直接或間接地危害到另一種生物的生存,因而出現直接或間接的競爭,這種競爭為“種間競爭”。

如肉食、獸與草食、獸之間的競爭。

在恐龍時代,出現繁殖力極強、在腦發達的肉食類動物,它們大量偷吃恐龍下的蛋,因而導致恐龍斷子絕孫。(我國內蒙古、山東、廣東等地均發現有恐龍蛋化石。

特別是粵北始興縣發現世界上目前數量最多,保存最好、分別為34、35枚一窩的恐龍蛋化石,併發現有恐龍化石群。)同種類生物為了生存,互相攻擊、吞噬為“種內競爭”。

如霸王龍,是恐龍家族中的惡霸,它的頭就有1.5米長,血盆大口長有利劍般的牙齒,能隨意地吞噬其他草食性恐龍。

恐龍有草食性和肉食性之分,有大小之分,大的長度達20多米,如在美國發現的恐龍長27米、中國四川發現的馬門溪龍長22米、重四五十噸;中國雲南祿半發現公雞大小的恐龍,重則以兩計。

這種“一物降一物,弱肉強食”的現象,導致了恐龍的最終絕滅。
  

以上種種說法雖都有一定道理,但每一種說法又不能自圓其說,得不到科學界的完全肯定。

如“恐龍吃了有花植物中毒而絕滅”,那麼空中的翼龍、水中的魚龍等,根本不吃陸地上的有花植物,為什麼與其他恐龍同時絕滅呢?

而鴨嘴龍、角龍等類群則在有花植物出現後反而更加繁盛了呢?

總之,這些生物進化史上的奧秘,至今還沒有完全被揭。

引自:http://www.21page.net/html2/sjzm/126.htm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18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天梁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3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