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北伐】 「北伐」一詞,自中華民國開國以後,至少有四次應用:一、開國時期之北伐—當國父就任臨時大總統以後,一面促袁世凱迫清帝退位,一面令革命軍進兵北伐。
當時係以湘鄂方面組織北伐第一軍,由京漢鐵路前進;
東南各省組成北伐第二軍,由津浦鐵路推進;
淮揚方面組成第三軍,煙臺方面為第四軍,向山東前進,在濟南會合;
另於關外組成第五軍,晉陝組成第六軍,聯合向北京包園,直搗虜廷。
由津浦鐵路前進的姚雨平之粵軍,及陳幹所率之蘇軍,合敗張勳於固鎮,再敗張部於南宿州,張勳因而放棄徐州,逃往濟南,革命軍聲威大振。
已光復之各省,紛紛響應,京津震動,袁世凱因不得已而加緊進行逼迫清帝退位。
(見許朗軒主編「開國戰史」,第三冊,頁四二四)二、護法時期之北伐—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專權亂政,國父遂於民國六年七月離滬赴粵,號召護法逆。
國父於十一年五月九日在韶關誓師北伐,六月十三日克復贛州,迫吉安、撫洲,贛北紛紛組織民軍響應,南昌、九江大有不戰而定之勢。
留在廣州的陳炯明公然叛變,國父為期感化陳逆,於六月一日回廣州坐鎮,不料陳逆竟於六月十六圍攻總統府,砲轟觀音山,國父避登楚豫艦,二十三日移駐永豐艦,幸得先總統蔣公千里赴難,救援國父脫險。
國父第二次北伐是在民國十三年黃埔軍校成立以後,九月五日,國父在廣州大本營召開軍事會議,決定督師北伐,分路入江西、湖南。
命胡漢民留守廣州,代行大元帥職權。
任譚延闓為北伐軍總司令,並發表北伐宣言。
十二日,大元帥大本營移設韶關,國父親往督師北伐。
嗣應北方民眾請求,北上解決國是,不幸於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在北平逝世。
三、統一時期之北伐—(內容見後文)。
四、為復國時期之北伐—政府自三十八年遷臺以來,整軍經武,勵精圖治,鞏固反共基地,號召海內外同胞實行「再北伐」、「再統一」。
目前大陸同胞一致呼求「經濟學臺灣」與「政治學臺北」,可見三民主義已上大陸,而「政治登陸」與「政治北伐」已收宏效。
茲再將統一時期之北伐簡述如后:民國十五年六月五日,國民政府特任蔣校長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兼任軍事委員會主席,統率海、陸、空三軍實行北伐,蔣總司令受任後,決定先發制敵,各個擊破的最高方略,以吳佩孚為第一目標,期於攻抵武漢之前,將其部隊擊滅;
第二目標指向孫傳芳,期於收復南京以前,將其主力擊潰;
第三目標為張作霖,期於收復平津,進而統一全國。
計畫已定,遂於七月一日頒布北伐動員令,七月四日發布北伐宣言,七月九日,蔣總司令在廣州東校場舉行北伐誓師及閱兵大典,八月二十七日,北伐軍主力開始向汀泗橋吳軍陣地進攻,激戰三晝夜,將吳軍主力擊潰,於十月十日光復武昌。
十一月一日沿南潯鐵路向孫傳芳主力進攻,蔣總司令親蒞牛行車站督師,擊破孫傳芳主力後,配合東路軍(何應欽)向南京追擊,於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光復南京。
蘇俄赤色帝國主義,見我革命軍進展神速,指使中國共產黨,製造所謂「寧漢分裂」,使北伐軍事停頓半年之久,予敵人以整頓反攻之機會,幸將士用命,因有龍潭之大捷。
十七年一月,總司令繼續渡江北伐,五月一日光復濟南,不料日本軍閥,竟包圍濟南,造成「五三慘案」,幸蔣總司令盱衡全局,知日軍之目的,在阻擾我軍北伐,妨害中國統一,遂繞道渡河,繼續北伐,於十七年六月七日光復北平;
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東北易織,全國統一。
總計北伐所用時間雖為兩年半(十五年七月至十七年十二月)。
但真正作戰之時間不足兩年,先總統蔣公說:「將來再北伐、再統一,所需實際作戰之時間,將不需兩年半,蓋今日大陸同胞恨共匪,更超過當年大陸同胞之恨軍閥也。」
北伐統一作戰全般經過請參見附圖。
(許朗軒)民國成立後,各地軍閥割據稱雄,禍亂不已,至民國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三月,國父孫中山先生於北京逝世,北洋軍閥更形坐大,奉系之張作霖擁兵達五十萬眾,據奉、吉、黑、冀、魯等省,扼關內外之要衝;
直系之吳佩孚擁兵二十五萬,據豫、鄂、湘、陝等省,控制中原;
東南更有孫傳芳,亦轄二十五萬眾,據蘇、浙、皖、贛、閩等省,稱「五省聯軍總司令」,而致國土四分五裂;
復外有日軍,內有奸黨,乘機漁利,擴張勢力,內憂外患,國事垂危。
時革命軍於南方,幸經蔣公領導兩次東征勝利,奠立兩廣革命基地,國民政府亦於是年七月,在廣州成立,決定戡平內亂,乃於次年(民國十五年)六月五日,任命蔣公中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於七月九日,在廣州東校場誓師北伐。
北伐初期,革命軍兵力僅八個軍,約十萬人,比之軍閥百萬之眾,相差十倍,但革命軍有主義思想,深得民心,精神士氣勝過軍閥千百倍,更有黃埔官生為骨幹,故能以寡擊眾,以弱敵強,並採各個擊破戰略,以消滅吳佩孚為第一目標,先進軍三湘,略取武漢,控制全國交通中心,然後再及於其他,當時之口號為「打倒吳佩孚,聯絡孫傳芳,不理張作霖」。
作戰部署如下:中央軍(轄第四、七、八軍):為主力軍,從粵漢路北上,攻取武漢。
右翼軍(轄第二、三軍):主力集結於湖南醴陵、攸縣地區,防止孫傳芳部進犯湘鄂,一部分駐贛南瑞金、會昌,粵北南雄,及湘南汝城,以鞏固粵北,待機進取贛州。
左翼軍(轄第九、十軍):進駐湖南常德、灃縣,略取沙市、宜昌,肅清鄂西逆軍。
預備隊(轄第六軍,及第一軍一部):隨中央軍前進,策應各方面作戰。
另由何應欽將軍率第一軍主力鎮守粵東,防閩省逆軍進犯。
革命軍於六月初開始行動,七月十一日攻佔長沙,八月十九日越汨羅江,二十二日下岳陽,入鄂,二十七日力克汀泗橋(咸寧西南端),三十日復破吳佩孚親率之主力軍於賀勝橋(咸寧北端),此兩橋激戰甚烈,吳逆精銳盡殲,乃得於九月六日光復漢陽,七日光復漢口,十月十日光復武昌,鄂省底定。
當革命軍進取武漢之際,孫傳芳向南潯線增兵,圖解武漢之圍,蔣總司令當機立斷,於攻略漢口、漢陽後,除以一部兵力圍攻武昌外,立將大軍移入贛,令右翼軍沿贛江兩岸北上,中央軍主力指向南潯線,南北會攻南昌;
九月三日開始行動,右翼軍連克贛州、吉安,唯南昌得而復失,力攻不下,直至十月十日武昌光復,增兵入贛,始將孫軍擊潰,十一月七日南昌光復,江西底定。
贛境作戰之同時,孫傳芳令閩省周蔭人舉兵三萬,進犯粵東東江,時何應欽將軍坐鎮潮梅,兵力僅六千餘人,於十月上旬,出奇兵迂迴至敵後永定,襲擊周逆司令部成功,迅速回師,圍政松口,十三日大勝逆軍,蔣總司令把握機宜,即授何為東路總指揮,率軍向閩中推進,勢如破竹,至十二月九日,光復福州,閩省底定。
民國十六年一月,蔣總司令駐節南昌,策畫規復東南大計,是時,孫傳芳殘部退守京滬杭地區,奉軍紛由津浦線南下,協力孫逆作戰;
蔣總司令決定親率中央軍,分江左及江右兩路,同蘇、皖推進,並令東路軍由閩入浙,會政京滬杭地區;
二月開始行動,各路軍節節勝利,革命軍聲威所至,逆軍紛紛投誠,十八日杭州光復,二十一日上海光復,三月十四日南京光復,十八日我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孫傳芳殘部退往江北。
五月,革命軍渡江北進,連破各系逆軍,六月二日收復徐州;
時鄂西方面已組成西路軍入豫,六月二日到達郾城、上蔡;
陝西方面,馮玉祥率國民兵出潼關,進抵鄭州、開封;
山西方面,閻錫山就任北方革命軍總司令,由娘子關出兵,進迫石家莊,威脅奉軍之後,革命形勢甚佳,方冀北上平津,乃共匪分化我革命陣營,製造「寧漢分裂」,武漢與南京對峙,蔣公為促進團結,不惜引退,於八月十八日離京,北伐軍亦被迫退回江南,江北逆軍乃捲土重來,以五萬餘眾於八月二十五日夜強渡長江,向南京龍潭正面猛攻,革命軍防守兵力僅約三萬,以寡敵眾,戰況慘烈,龍潭車站兩度失而復得,京畿震動,幸三軍將士用命,血戰五晝夜,至三十日將逆軍殲滅,轉危為安。
未幾,武漢方面清共完成,寧漢復歸統一,西北方面馮玉祥部於十月三十日收復開封,十二月十六日會同東路軍再克徐州;
而北方各系軍閥推奉軍張作霖為大元帥,編安國軍,有南侵之勢,全國軍民望治心切,一致擁戴蔣公復職,蔣公乃於次(十七)年元月五日再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繼續領導北伐,並編成四個集團軍,自率第一集團軍,沿津浦線北上;
馮玉祥率第二集團軍,會同第一集團軍攻取濟寧及濟南,然後併列北上;
閻錫山率第三集團軍,鎮守山西門戶娘子關,待機轉移攻勢,會攻平津;
另於武漢成立第四集團軍,待命北上。
第一集團軍於三月三十一日沿津浦線北上,勢如破竹,四月二十一日與東來之第二集團軍會師濟寧,五月一日光復濟南,孫傳芳及張宗昌等逆軍殘部向黃河以北竄退。
此時,久懷野心之日本懼我統一,為阻我北伐,於五月三日藉口護僑,出兵襲擊濟南,軍民死傷萬餘,蔣公堅忍圖成,暫以外交折衝其事,大軍繞渡黃河,繼續北進,第一集團軍於五月十七日克德州,第二集團軍於三日克大名,十九日進至獻縣,並會同第三集團軍,於九日攻克石家莊後,三十一日攻克保定;
六月二日第一軍團進至滄州,張作霖向關外逃亡,被日人炸斃,革命軍遂於八日光復北京(易名北平),十一日光復天津,張宗昌及褚玉璞等直魯軍殘部退守灤河,尚圖頑抗,至二十三日全部肅清;
東北張學良(張作霖之子)鑑於革命潮流之不可禦,於十二月二十九日通電歸順國民政府,我蔣公領導之國民革命北伐大業至此告成,全國於焉統一。
(李克治)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