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印度】 印度(India)國土像一個西洋梨的形狀,可分成三個地形區,即北印度、德干高原與南印度。
北印度,北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界,南方的境界是那爾馬他河(NarmadaR.)與溫第雅山(VindhyaMts.)。
德干高原則是在那爾馬他河之南,通東加巴德拉河(TungabhadraR.)與克利修那河(KrishnaR.)之北。
南印度則在這兩條河之南邊。
印度的歷史,是由「印度河文明」揭開序幕的。
印度文明的發祥地-印度河流域,在遠古時期,為一片沃土。
季風(Monsoon)給本區帶來了豐沛的雨量,所以在西元前三千年左右,即產生了農業文化,並建設發達的都市,在西元一九二一~一九二二年,考古學者發掘出摩罕佐陀羅(Mohenjo-daro)及哈拉巴(Harappa)兩座古都。
亞利安人的入侵,帶進馬匹,並使用鐵製的武器。
其使用梵文(Sanskrit)、波斯(Persian)、希臘語(Greek)、拉丁語(Latin)、條頓語(Teutomz)、塞爾特語(Celtz)、斯拉夫語(Slaviz)等。
梵文有好幾個世代都未用文字來表示,因此,亞利安人將其文學或科學作品,以記憶的方式傳下。
由於亞利安人勢力的擴張,印度各地的語言,都受到梵文的影響。
入侵印度的亞利安人,在他們征服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階級制度-種姓制度(CasteSystem)。
他們把社會分成四種階級,其中最高的階級稱為婆羅門(Brahmans),即祭司,第二階級稱為剎帝利(Kshatryas),即貴族及武士。
第三階級為吠舍(Vaisyas),即平民,最低階級稱為首陀羅(Sudras),即奴隸,此外,尚有未被編入種性制度中的賤民。
亞利安人的宗教,原來崇拜存於自然力中之靈魂,而且想加以統御。
以後,又逐漸奉承首陀羅族(Sudra)所崇拜的各種神。
其到與摩揭陀(Magadha)人接觸時為止,已具有更濃厚的宗教思想。
其崇拜多神,總稱之為婆羅門教或印度教。
西元前五百年,婆羅門教已日漸衰落,繼之而起者為佛教,阿育王極力維護佛教。
西元三二○年蘭普達王朝時,婆羅門教復起,惟因受佛教之影響,故產生一種新教,即今日之印度教。
印度曾先後為亞歷山大及回教徒所佔,十五世紀蒙古人亦在此建立蒙古帝國,十五世紀末葉葡萄牙人首先前來,於一五○五年佔領孟買之南約二百五十理處的臥亞(Goa),至一九六一年印度才以武力將臥亞、達曼(Daman),弟烏島(Diu)一併奪回,十七世紀後歐洲人漸次入侵,終於一八七六年被英國滅亡。
英人統治期間,壓迫榨取,至第一次大戰後,印度在甘地領導之下,以不合作主義消極抵抗英國,二次大戰後,英國遂宣布允許印度完全獨立,但因人民宗教之歧異,英政府乃於一九四七年發表印回分治計畫,分成印度與巴基斯坦二自治國,但仍為大英聯邦之一員。
印度已開發之土地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百分之四十,但因土質甚劣,兼之數千年來農民不習於使用肥料,且田地耕耘仍依賴獸力,故收成率甚低。
其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占國民所得半數以上,對外貿易亦以農業產品作出口大宗,以茶葉為主。
印度擁有為數高居世界第一位的牲口,但其不成為一項國家財富,因有一特殊風俗,視母牛為神聖之動物,謂之「聖牛」。
所以,印度人不食母牛肉,亦不用母牛皮製成之物品,而使牛隻任意漫步街頭,無人看管,構成交通上一大障礙。
此種情形目前已有所改變,但偏遠閉塞地區積習仍然甚深。
能源以煤為主,藏量甚豐,產量年有增加,其中十分之九均來自達摩達河流域大煤田。
其次為水力,各大河流之流量受氣候限制,很不穩定,但建水壩之後可供利用,水力發電供給全國電力之百分之四十,孟買和佛科里河流域是主要供應地區。
另有石油,產於孟買和阿薩密油田區。
印度因受自然環境和人文因素之限制,其發展頗為遲緩,至今仍甚落後。
(程仁宏、陳惠芬、王嘉麗、鄭正成、葛守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