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擺到江邊,造塔造到塔尖]
比喻做有益於人的事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
[擺脫了壞夥伴的人,才可以談前途]
在壞朋友中間,自己倘要上進,爭取光明遠大的前途,一定要擺脫掉壞朋友的糾纏才行。
謂擇起而處,不可不慎。
[稗草不拔,水稻不發]
稗:稗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象稻,果實像黍米。
雜生在稻田中,影響稻子的生長。
稻田裏長了稗草必須除掉,不然會影響水稻的生長。
比喻有害的東西不除,有益的東西就成長不好。
[稗子再好,也長不出稻米]
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像稻,果實象黍米。
借喻謬論講得再動聽,也成不了真理。
或喻肚子裏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做不出什麼成績。
佛經有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搬起石頭來想砸別人,結果卻砸了自己的腳。
比喻自不量力,存心害人,反而害了自己。
[板蕩識忠臣]
比喻危急動亂中能識別忠貞。
《板》、《蕩》是《詩經•大雅》中的兩篇。
舊說《板》、《蕩》二詩皆諷刺周厲王無道。
《毛詩•大雅•板序》:“《板》,凡伯刺厲王也。”
《毛詩•大雅•蕩序》:“《蕩》,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
厲王無道,天下蕩蕩,無綱紀文章,故作是詩也。”
後以此二詩篇名借代政局混亂,社會動盪。
唐•李世民《賜蕭禹》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後漢演義》第六十三回:“見危授命,大義凜然,雖死且不朽矣!
語云:‘板蕩識忠臣!’
信然!”
[板凳掉過頭來坐一坐]
比喻設身處地的去為對方想一想。
[半瓶子醋好晃蕩]
半瓶子醋:醋沒裝滿瓶子。
喻對某種知識,某種技藝一知半解。
晃蕩:搖動。
喻不穩當。
醋瓶子沒裝滿醋,容易搖動。
借喻知識淺薄的人,喜歡自己吹噓。
杜榮進《聽大師談藝――與劉海粟先生》:“在黃山20年,我有緣結識眾多德高望重的老輩藝術家,幾乎都是謙遜和氣的。倒是有些中青年同輩,往往顯得好高騖遠‘半瓶醋晃蕩’。”
[絆三跤,方知天高地厚]
絆三跤:一說指跌跤、犯錯、碰壁。
比喻人經過多次挫折和失敗的教訓之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白為人要謙虛、謹慎的道理。
[幫理不幫親]
幫:向著、支持。
辦事支持有理的一方,不向著關係密切的人;
堅持原則,不論親疏。
[謗從譽生]
謗:誹謗。
譽:榮譽、稱讚。
謂人有了名聲得到了榮譽,也往往會同時遭到一些人的誹謗。
[棒頭出孝子,箸頭出忤逆]
箸:筷子。
忤逆:不孝順父母。
舊謂父母對子女嚴教體罰,子女就會孝順;
一味溺愛,子女就會不孝。
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棒頭出孝子,箸頭出忤逆!
為是嚴家夫妻養嬌了這孩兒,到得大來,就便目中無人,天王也似的大了。”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據說,講究外觀的包子有十九個到二十一個褶。
但包子餡的好壞,不表現在褶上。
借喻品質好,外表不一定表現出來。
或看問題要注重實質,而不能只看表面。
[薄餅從上揭]
借喻事情要按次序來辦。
宋•吳處厚《青箱雜記》第四卷:“劉公曄未及第前,娶趙尚書晃之長女,早亡。
而趙氏猶有七、九二妹,皆未透人。
既而劉公登科,……夫人複欲妻之。使媒婦通意。
劉公曰:‘若是武有之德,則不敢為姻,如言禹別之州,則庶可從命。’
蓋劉公不欲七姨為匹,意欲九姨議姻故也。
夫人詰之曰:‘諺云:薄餅從上揭。
劉郎才及第,豈得便簡點人家女?’”
[飽穀穗頭往下垂,癟穀穗頭朝天錐]
對喻。對比。
比喻有真實才學的人,謹慎謙恭,虛心好學;
無真實才學的人,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飽暖生閒事,饑寒發盜心]
舊謂人生活條件太優越了就會幹不正當的事;
人過於饑寒就會產生盜竊的念頭。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謂整天吃飽了,不用心思幹正事。
《論語•陽貨篇》:“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不有博奕者乎?
為之,猶賢乎已。”
意思是,孔子說:“整天吃飽了飯,什麼事也不做,是不行的呀!
不是有擲采下奕的遊戲嗎?
幹幹也比閑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