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s,簡稱ISDN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以下簡稱ISDN)是電信網路自類比式進步到數位式之後,再將網路予以整合,俾供更快速且多重服務的產物;
它可提供聲音加上數據或聲音加上影像的通訊方式,使人際間的溝通更為便利。
ISDN並不是一件可觸摸或看得見的事情,它是一個情景和一組標準,主要涵蓋一些傳送的介面和顯示的設備,及在它們間所產生的訊號。
1972年ISDN首先由CCITT界定範圍,而在1980年更進一步闌釋為「一個數位電話網路,經由使用者的介面,提供人們聲音與非聲音的數位連續服務」。
換言之,ISDN是由公用電話網路轉換到綜合性的通訊網路。
ISDN自1980年代蓬勃發展後,由於各國電信環境不同,在推動ISDN計畫上的做法也不一樣,簡要說明如下:(一)美國:美國是商業化ISDN服務在技術層次上居領先地位的國家,貝爾系統公司於1985年開始各種ISDN交換機試驗,伊利諾貝爾採用AT&T5ESS交換機,提供2B+D的基本速率服務,麥當勞總部為最早用戶之一,至1988年AT&T開放主要速率服務,並陸續在美國18個大都市推動。
由於標準未完全訂妥,所以ISDN僅配在同一部交換機下運作,1990年起開始進行不同廠牌交換機間的試驗。
(二)德國:於1984年進行純技術性的ISDN試驗,並在1988年底提供商業服務,目前已有500個基本速率及75個主要速率(30B+d)的裝設申請,已完成裝設的占2/3,用戶使用相當普及。
(三)英國:自1985年開始模擬ISDN之試驗,稱為整合數位通路(IntegratedDigitalAccess,簡稱IDA)的模擬網路,提供B64K+B8K+D8K的基本速率服務,1988年秋季提供30B(64K)+D(64K)的主要速率服務,但遵照CCITT的標準。
(四)法國:法國電信局在1987年底開始ISDN商業服務,僅提供基本速率服務,能連接ISDN電話機及獨立終端設備銜接器(StandalonaTerminalAdapter),1989年起開放主要速率服務。
(五)我國:我國的ISDN試驗計畫在1989年10月開始,1995年4月才正式開放,電信總局表示目前完成北、中、南3區3072埠門號,並加速進行國際連線測試,初期可以接通美國,新加坡等7個國家,1995年8月間可與全球最熱門的國際網際網路(Internet)連線。
總之,ISDN將使世界電信建設向前跨出一大步,它將聲音、影像、數據整合在同一網路上,ISDN將使電話有螢幕,也有輸入裝置,而不只僅有聽筒。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