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目錄自動化計畫(荷蘭)】 ProjectforIntegratedCatalogueAutomation,簡稱PICA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整合目錄自動化計畫,是1970年至1975年荷蘭皇家圖書館(RoyalLibrary)與大學圖書館合作的圖書館編目自動化方案,後來成為荷蘭政府推動圖書館與其他資訊機構間合作的非營利組織名稱,該組織以促進各參與圖書館與機構間的合作關係,進而發揮管理這些參與會員圖書館之效,其最終目標乃是藉由發展荷蘭圖書館與資訊系統,提升讀者服務,為讀者建立最佳的檢索環境。
整合目錄自動化計畫最初的構想乃希望每一種在荷蘭發行的出版品,皆能將之編目儲存於電腦書目資料庫中。
1976年PICA這個組織正式成立,延續此一構想,致力發展圖書館自動化網路(PicaLibraryAutomationNetwork),提供會員圖書館在軟硬體設備、書目資料、資訊服務與經費上的共享,而達到服務效率提高及成本減低的利益。
1978年,線上合作編目系統首先上線啟用,皇家圖書館更以此系統編製荷蘭國家書目(DutchNationalBibliograpy)。
1982年線上聯合目錄與館際互借系統亦相繼啟用,除此功能外,該網路還提供會員圖書館採訪、流通、線上公用目錄(OPAC)、社區資訊、線上資料庫查詢及電子郵件等功能。
而會員圖書館也由最初的皇家圖書館及各大學圖書館,擴展至公共圖書館、鄉鎮圖書館。
網路之書目資料,除了由會員圖書館自行建檔外,亦包括英國國家書目、美國國會圖書館機讀書目磁帶以及荷蘭國家書目。
會員圖書館可透過3種方式使用該網路系統:(一)直接與PICA中央主機TANDEMVLX連線:系統提供線上共同編目系統、館際互借系統與線上資料庫查尋系統等功能。
(二)使用PICA所發展的區域圖書館自動化系統(LocalLibrarySystem):採用標準硬體規格Digital電腦,適用於館藏量在50,000冊左右的圖書館,提供採購、流通、線上公用目錄、社區資訊查詢等四個系統功能。
(三)使用個人電腦--MicroOPC模組:供小型圖書館使用,僅提供編目功能。
1988年開始,PICA圖書館網路進入開發第三代系統,統稱開放圖書館網路(OpenLibraryNetwork,簡稱OLN),同時又於1990年1月正式與荷蘭研究網路(SURFnet-DutchResearchNetwork)簽署合作協定,使得PICA中央主機系統與區域圖書館系統成為SURFNET的區域網路的一部分。
開放圖書館網路概念的提出,不僅整合了系統功能與讀者介面,相對地也提高整個網路的服務效率與檢索速度,使用者可透過網路上任何的主機查詢到PICA的資料。
目前該網路仍陸續發展開放圖書館網路相關的基礎網路方案,其中兩項分別為區域多機型電腦圖書館網路(RegionalMulti-VendorLibraryNetwork);
與英、法兩國合作的國際開放系統參考模式網路(InternationalOSINetwork,簡稱ION),建立國際性的館際互借網路。
而未來更計畫擴展會員圖書館間的電子文獻傳遞服務。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