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儀顧堂題跋、續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2:27: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儀顧堂題跋、續跋〕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儀顧堂題跋〕16卷,〔續跋〕16卷,清陸心源撰。

 

〔題跋〕成於清光緒16年(1890),〔續跋〕成於光緒18年,陸氏自刻本。

 

〔題跋〕共收書跋272篇,〔續跋〕共收書跋271篇;

 

〔題跋〕卷14、卷15、卷16,〔績跋〕卷15、卷16,為金石書畫題跋,餘皆藏書及讀書題跋。

 

〔題跋〕前有潘祖蔭序,序中說陸氏「博物贍聞,深識宏覽,四部七略,百宋千元……莫不簿錄精審,異佳有裁,裒然巨編,為世津逮。」

 

又說:「板刻源流,收藏姓氏,剖析異同,如指諸掌。」

 

潘氏在給陸氏覆信中稱許這部目錄是「七百年來未有此作」。

 

可見潘氏對此書的推崇。

 

〔續跋〕前有陸氏自序,序中提到他所作〔儀顧堂題跋〕問世之後,張勤果曾上疏特薦,光緒皇帝很是欣賞,要召他做官。

 

陸氏說:「深惟古人難進易退之義,又恐一行作吏,此事且廢,棲息山園,未即北上。

 

端居多暇,專意丹鉛,今夏又成題跋十六卷,題曰儀顧堂續跋。」

 

陸氏〔題跋〕及〔續跋〕之作在近代目錄版本學上影響很大,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近人余嘉錫在〔書儀顧堂題跋後〕一文曾說:「陸氏富收藏,精鑑別,所著〔皕宋樓藏書志〕及〔穰梨館過眼錄〕皆為世所稱;

 

又長於校讎之學,著有〔群書校補〕;

 

故是書於板本文字異同,言之極詳。

 

然余以為其精博處,尤在能考作者之行事也。」

 

陸氏此書在目錄學上最大的貢獻是考補四庫提要之未詳,陸氏考作者凡於四庫提要所言里貫、仕履,始末未詳者,或雖涉及而不能詳明者,多博採雜史、方志、筆記及文集中的資料加以詳考,以補其闕略,可謂深得劉氏父子的遺意,規復目錄家法。

 

後來胡玉縉撰〔四庫提要補正〕,余嘉錫撰〔四庫提要辨證〕,參考陸氏題跋甚多。

 

傅增湘撰〔藏園群書題記〕,莫伯驥撰〔五十萬卷樓群書跋文〕,考訂作者,未始不是受陸氏的影響。

 

故余嘉錫在〔目錄學發微〕一書中曾說:「陸心源〔儀顧堂題跋〕,搜採作者事蹟最為精博。

 

陸氏之學亦偏於賞鑒,惟此一節則軼今人而追古人矣。

 

後之治目錄學者,所宜取法也。」

 

余氏所言並非溢美之辭。

 

陸氏精於版本的賞鑑,為當時人所贊佩,所撰題跋實集版本校勘考證三者之長。

 

陸氏往往廣蒐各種不同的版本,讎校文字異同,以鑑別各版之優劣全缺,對於學者選擇版本助益甚大,這是陸氏在版本學上重要貢獻之一。

 

陸氏喜讀各書的序跋,故對於各書版本的源流相當詳悉,陸氏題跋中敘述版刻源流的甚多,這是陸氏在版本學上的重要貢獻之二。

 

陸氏依據史料、序跋、版式、行款、牌記、字體、紙張、墨色、避諱字等條件,對自己收藏的書籍多能作詳細的考訂,以確定版刻的時代與地點,這種鑑別的方法,使版本學的研究向前邁進了一步,這是陸氏在這方面的貢獻之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8 04:55 , Processed in 0.09375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