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2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蔡倫(?-12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2:2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蔡倫(?-121)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人(郡治在今湖南省郴州市)。

 

明帝永平末年,他開始在洛陽皇宮內當差。

 

章帝建初中,為小黃門近十年,和帝初(西元89年),為中常侍,參預決斷國家的機密大事。

 

後加位尚方令。

 

永元9年(西元97年),監管製造御器物,其所製作,「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

 

安帝元初元年(西元114年),鄧太后以倫久宿衛,封龍亭侯(邑地今陝西洋縣)。

 

後為長樂太僕。

 

4年,曾監典校讎經傳之文。

 

永寧2年(西元121年),因捲入宮廷內矛盾而自殺。

 

蔡倫在宮中數十年,歷事五朝,對工作謹慎負責,又很有才學,對中國的造紙事業曾起過重要的作用。

 

「蔡倫造紙」是相沿已久的傳統說法,過去民間的啟蒙讀物〔幼學瓊林〕中就說「紙乃蔡倫所為」。

 

這個傳之既遠且廣的說法當始於〔後漢書卷七十八.蔡倫傳〕。

 

〔蔡倫傳〕中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

 

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

 

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

 

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史傳中所說的「造意」是指創始而言,所以就有了蔡倫造紙的說法;

 

但是,這個說法並不十分準確。

 

一是在蔡倫「造意」之前就有能寫文字的紙,蔡倫只是改良者,而不是發明者;

 

二是〔後漢書.蔡倫傳〕的史料根據〔東觀漢紀〕中記載是「蔡倫典作尚方作紙」,尚方是一種官職,指少府(掌管山海池澤收入並皇宮手工業製造)所屬的尚方令。

 

這個職位監督製造寶劍和各種器械,並且主管紙筆墨等用品。

 

典是主管的意思。

 

〔東觀漢紀〕的這段話是說蔡倫任尚方令主管造紙工作。

 

由於他是主管者,所以所造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儘管對蔡倫造紙的問題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評價;

 

但至少有兩點應該肯定:一是他總結和提供了新的造紙原料,即在原先的麻類纖維作麻紙外,又用樹皮作原料,名谷紙,用舊魚網作原料,名網紙;

 

二是他改造和推廣了新的造紙技術,總結了剝皮、漚爛、熏蒸、舂搗和漂白等一套新工藝。

 

由於有了這些改革便為中國的造紙工藝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蔡倫擴大造紙原料,改進造紙技術的功續是值得後世紀念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8 08:33 , Processed in 0.13574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