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7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寫刻本】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2:05: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寫刻本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由作者或書法名家、書手摹寫端楷上板刊刻者,稱之為寫刻本。

 

宋代刻書,多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字體,人爭寶之,宋廖瑩中世綵堂刻本〔韓柳文〕,即為精寫付刻之典型寫刻精本。

 

本人手書上板者,如吳說〔古今絕句〕3卷,其自跋云:「手寫一本,鋟木以傳」。

 

楊次山〔歷代故事〕12卷,其書乃次山手書付刻,書法娟秀可喜,元明兩代,也有請名家手書者,如揚桓〔六書統〕20卷、〔六書溯源〕13卷,桓工篆籀,全書皆其手寫,故世特重之。

 

又吳萊〔吳淵穎先生集〕12卷,刻於元至正26年(1366),末有「全華後學宋璲繕寫」一行,璲工四體書,古雅可愛。

 

至於明代之葉盛刻〔雲仙雜記〕10卷,乃請其友俞允文寫而刻之,亦為後人所重。

 

寫刻本,在有清一代雕板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清代刻書字體分仿宋字及手寫體兩大類,手寫體即指寫刻本,在家刻本及官刻本中占很大比例。

 

寫刻本一般書寫精美,刊刻細緻,譌誤較少,既有學術價值,也有藝術觀賞價值。

 

清代以善於寫版著稱的書手,有林佶、余集、黃儀、許翰屏等,清徐康〔前塵夢影錄〕云:「乾嘉時,有許翰屏以書法擅名,當時刻書之家,均延某寫樣。

 

如士禮居黃氏、享帚齋秦氏、平津館孫氏、藝芸書舍汪氏,以及張古餘、吳山導諸君,所刻影宋秘籍,皆為翰屏手書。

 

一技足以名世,洵然」。

 

寫刻本多注明書寫人姓名,或在書口下、框外、或卷末,或見於序跋題識。

 

清汪琬〔堯峰詩文鈔〕50卷,即為康熙間林佶手書上板者。

 

惠周惕序云:「〔堯峰文鈔〕五十卷,侯官林佶所手錄以鏤版者也」。

 

每卷之末,皆有林佶繕寫之時日,如〔詩鈔〕卷1末刊「康熙庚午冬十二月除日,林佶敬錄於樸學齋」。

 

林佶還寫有陳廷敬〔午亭文編〕、王士禎〔古夫于亭稿〕、〔漁洋山人精華錄〕。

 

又如惠周惕〔研谿先生詩集〕,每卷後都有「小門生薛歧謹錄〕一行,繕寫之精,不下林佶。

 

好的為刻本,紙潔如玉,筆法刀工,風神絕世。

 

清代武英殿及曹寅主持的揚州詩局,都有不少高明寫手,所刻〔全唐詩〕、〔楝亭十二種〕,都是書寫工整,如出一人,實為康熙間寫刻本之傑作。

 

此外,康熙間徐乾學刻〔通志堂集〕、雍正間金氏文瑞樓刻〔青印高季迪先生詩集〕、項氏群玉書堂刻〔絕妙好詞〕,都是美絕倫的佳本。

 

又如乾隆間怡府明善堂刻〔集千家註杜工部詩集〕,紙墨精瑩,寫刻工雅,洵為北京地區寫刻本之上乘。

 

在清代寫刻本中,還有一些是作者手寫本人著作或所輯作品的,如鄭燮自書上板的〔板橋集〕,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頗古樸別緻。

 

金農自畫其〔冬心先生集〕、汪士慎自書〔巢林集〕,鉤摹工細,皆為藝林所重。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4 23:30 , Processed in 0.34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