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教育課程】 LibraryEducationCurriculum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圖書館學課程設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學校、一個地區或一段時期圖書館學教育的水準。
同時也相應地體現了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程度。
在杜威(MelvilDewey)於1887年創設第一所圖書館學院之後半個世紀內,圖書館教育課程始終以偏重技術的傳統圖書館學為主體。
當時,圖書館學課程門類較少,圖書選擇、編目分類、圖書館行政以及參考服務等構成了圖書館學的核心課程。
儘管各國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參差不齊,但從總體而言,這些課程在很長時期內在圖書館學教育中占主導地位。
1940年代末期,美國的圖書館學教育出現了一大轉折,圖書館學碩士學位(MLS)課程逐漸取代了原先5年制的圖書館學學士學位(BLS)課程,形成了圖書館員教育的主流。
從1950年代起,新的課程如書目組織、文獻管理等不斷出現。
隨著資訊科學的展開,不少學院增加了資訊課程。
1964年美國的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ofPittsburgh)率先將所屬圖書館學研究所易名為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研究所,到1970年代末期,美國已有1/3左右的圖書館學研究所在名稱上冠有「資訊」一詞。
美國圖書館學會(ALA)於1972年修訂了「認可標準」(StardardsforAccreditation),提倡在新標準的指導下允許各學院在課程設置上有較大的自由度。
由於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員不斷充實圖書館教師陣容,使各研究所在課程安排上更重視理論研究,改變了過去重技術輕理論的教學思想。
為了適應外界發展需要,各研究所紛紛調整其課程結構,使圖書館教育課程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
儘管各研究所的課程設置有所不同,但往往都保留了原有的幾門核心課程,或者綜合諸如資訊、電腦等新的科目組成一種綜合核心課程(IntegratedCoreCurriculum)。
在著名資訊科學家藍卡斯特(F.W.Lancaster)設計的課程中,他列舉了14門具體科目,屬於資訊科學範圍的有10門,但仍保留了原有的核心課程,如圖書館學導論、編目分類、圖書館行政以及參考服務等。
近年來,資訊科學課程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不少研究所甚至擺脫原來的課程結構,並改名為資訊科學研究所。
在歐美各國普遍出現了資訊科學理學士學位(BSc)和理學碩士學位(MSc)等課程。
課程設置的多樣化改變了過去以MLS為中心的模式。
在英國,普遍設有聯合學位(JointDegrees)課程,使學生能選學更多的其他學科知識。
儘管如此,在傳統的圖書館學與新興的資訊科學之間仍然存在著一道鴻溝,如何使這兩種課程融合為一體,是各國圖書館資訊科學教育界面臨的亟待解決的一大課題。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