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0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嘉興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1:1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嘉興藏〕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嘉興藏〕又名〔徑山藏〕。

 

為明末清初刻造的私版藏經。

 

始發起於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約1566-1567),然到萬曆7年(1579)方才確定。

 

此後又歷經10年籌備和經費募集,於17年方在山西五臺山開雕,4年之中共刻500多卷。

 

因冬天氣候寒冷,刊刻不便,在20年遷到浙江餘杭縣之徑山繼續刊刻,後又因故分散在嘉興、吳江、金壇等地募刻,而由嘉興的楞嚴寺集中經板刷印流通。

 

這部藏經一直刻到清康熙15年(1676)方始完工,前後共歷90年之久。

 

全藏分正藏、續藏和又續藏3個部分:正藏210函,按照〔永樂北藏〕的編次和內容覆刻,千字文編次由「天」字起,至「史」字號止,末附〔永樂南藏〕本特有的5種經籍,153卷;

 

〔續藏〕95函,收入藏外典籍248種,約3,800卷;

 

〔又續藏〕47函,續收藏外典籍318種,約1,800卷。

 

16年以後,抽去〔續藏〕5函和〔又續藏〕4函,其他各函中之收錄內容也略有變動。

 

現存者計〔正藏〕210函,〔續藏〕90函,〔又續藏〕43函,共有2,090部,12,600餘卷。

 

此藏之特點,在於摒棄了佛籍一向沿用的摺裝式,改為輕便的線裝形式。

 

在印造上不但較摺裝本輕便,而且經濟,便於流通。

 

〔嘉興藏〕版心接近正方形,每板核字20行,每半頁10行,行20字,仿宋黑體,有邊框、行線和書口。

 

書口刻部類、經名、頁碼和千字文編次;

 

每卷末頁還有刊刻記載,注明施刻人之施刻愿文、寫、校、刻等人的姓名、雕板年月、刊刻地點以及本卷字數和刻工工銀數目等項,對研究明末清初社會經濟史料有參考的價值。

 

其次是它的〔續藏〕和〔又續藏〕收集了較大數量的藏外著述,其內容包括疏釋、懺儀、語錄等項。

 

這一新型的藏經版本問世之後,線裝式佛籍成為以後的刻本和排印本佛籍採用的基本形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4 10:54 , Processed in 0.23437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