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群碧樓善本書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0:3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群碧樓善本書錄〕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清末民初江寧藏書家鄧邦述前後編了四部藏書目錄。

 

最早一部為光緒32年(1906)編的〔雙漚居藏書目初編〕1冊,稿本,反映了鄧氏在此之前的藏書狀況;

 

第二部是〔群碧樓書目初編〕9卷,附〔書衣雜識〕1卷,鄧氏吉林鉛印本,為其至辛亥年(1911)6月止的藏書總目;

 

第三部為〔群碧樓善本書錄〕6卷,著錄自辛亥年以後所得到的善本,即民國16年(1927)拋售的精本,宋元舊本,殆盡於此,包括最珍重的披、玉、雲三集。

 

其餘的部分精本則另編成〔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7卷。

 

鄧氏原編〔群碧樓書目初編〕,僅聊以備檢查,至民國19年自行將〔群碧錄〕及〔寒瘦目〕合刊。

 

鄧氏〔群碧樓善本書錄〕序云:「雖書非吾有,必印此目者,以自經手寫,而書衣雜識日積月多,並錄於各目之次,不欲廢此編校之勤,期與世之好古君子一證其得失也。」

 

民國19年邦述曾對同里宗舜年慨然語曰:「吾精力耗於此者三十年,書亡而所餘書後稿盈尺,將理而董之,并書目刊以行世。

 

昔紀河間援拂家山河泡影之說,以武康鬼哭為不達,吾誠貪癡,猶冀留此區區泡影也!」

 

實非貪癡不達,群碧寒瘦書散,書志誠留借債購書、蠶眠細書之心血,予後世考鏡。

 

書雖及身而佚,書錄則及身而定。

 

〔群碧錄〕仿天祿琳琅例,區別刊鈔,各分4部,再依版刻時代。

 

卷1:宋刻本,34種;

 

卷2:元刻本,37種;

 

卷3:明刻本,103種;

 

卷4:明嘉靖刻本,61種;

 

卷5、6:鈔校本而附以稿本,205種,共計13,108卷,比之〔群碧樓書目初編〕之24,964卷,如鬻已過半,然宋本959卷則較初編時之816卷加增矣!

 

鄧氏認為「言目錄者,始於晁陳,而紀陸編四庫總目,遂為大觀。

 

然邃於考訂校讎,抉擇至精,非通儒鉅師,未敢語此。」

 

可知其編撰目錄書志之慎重。

 

鄧氏平日頗服膺黃丕烈,因此跋記內容與黃跋近似。

 

每書之卷冊數,作者注者、序跋、刊印時地、版式行格、藏書印記等,著錄甚悉。

 

宋元舊本並著錄牌記。

 

諸家題跋識語,則備存之。

 

而殿以鄧氏自撰題跋,宋元本題記更詳,於書之撰人生平、內容概要、刊刻優劣、遞藏源流、藏家故實,均有述及,偶書閱讀心得。

 

民國56年臺北廣文書局將〔群碧錄〕影印出版納入〔書目續編〕,原書無篇目,特為之編製,以利檢閱,然於封面誤改書名為〔群碧樓善本書目〕。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3 11:54 , Processed in 0.23437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