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6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以增(1787-1855)】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0:27: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楊以增(1787-1855)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楊以增,清山東聊城人,為海源閣藏書樓的創始人,字益之,一字至堂,晚號冬樵,自稱退思老人。

 

生於乾隆52年(1787),卒於咸豐5年(1855),享年69。

 

以增自幼穎異,博覽群籍。

 

年17,即補博士弟子員;

 

嘉慶24年(1819)舉人、道光2年(1822)進士,官至江南河道總督。

 

其為官專以德化教人,有循吏之名,舉凡平反冤獄、除賦寬政、賬災撫難、嚴緝盜賊,皆不遺餘力。

 

律己嚴厲,待人寬和,孝事長上,尊重師友,頗得時人贊許。

 

以增天性好學,且愛書蓄書甚富。

 

道光28年,任江南河道總督,是年亦即其大力收書的開始,以河督之富於貲財,兼以時局環境的變動,所以能盡得天時地利人事之便,大力收購圖書。

 

而其收藏之圖書,特重精帙善本,舉凡古本、孤本、初本、罕本皆網羅之,且比比皆是。

 

對此富美之藏書,楊氏特築海源閣以收藏之。

 

楊氏徵訪圖書,主要得自購買,其中有自購者,有託友人代購者;

 

或得自友朋之餽贈;

 

或影錄;

 

或得自藏書故家者。

 

而其書藏之源,主要來自江南大藏書家汪士鐘的舊藏,其次各名藏書家之舊藏亦見收錄。

 

以增以其官任江南河道總督之便,遂將訪求之大量而精善的圖籍用運糧食的大船,盡載入聊城,藏於海源閣。

 

於是乎輾轉於吳越幾百年之豐富圖書文獻,幾為楊氏一網打盡。

 

且打破歷來藏書以吳越為中心的格局,成為我國文獻的另一中心,對南北文化之溝通,有其重要的意義。

 

以增編有〔禮理篇〕、〔葉葆年譜〕。

 

刻有〔海源閣叢書〕4種、〔六藝堂詩禮〕7篇、〔柏梘山房文集〕16卷、〔續集〕1卷、〔石笥山房文集〕6卷、〔補遺〕1卷、〔急就篇〕、〔史禮堂論文〕、〔費耕亭先生墨訣〕、〔應謙齋先生集10卷。

 

撰有〔志學箴〕、〔古韻分部諧聲〕、〔退思廬文集〕及〔詩集〕;

 

另有〔重修光獄樓記〕、〔映宸傅公傳〕2篇文章。

 

咸豐7年,以增入祀鄉賢祠;

 

9年,入祀江蘇名宧祠、陝西名宧祠;

 

同治8年(1869),上賜予謚號端勤。

 

元配徐氏,贈一品夫人;

 

繼配朱氏,封一品夫人。

 

長子紹穀,雲南大理府通判,本籍團練加同知銜;

 

仲子紹和,正二品,廕生,咸豐壬子舉人,改內閣中書。

 

有女4人:一適劉蘭緒,候選教諭;

 

一適李慶翔,候選通判;

 

一適烏夢麟,翰林院待詔;

 

一適劉廷桓。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4 17:23 , Processed in 2.21876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