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電影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0:21: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電影片

 

MotionPicture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電影(MotionPicture;Movie;MovingPicture)是一系列攝成的影像,由許多彼此連續相接的靜態畫面所組成的長條膠片,其中每一單片靜態攝影稱之為一幅畫面(Frame),將這由每一單張靜態畫面所組成的膠片迅速連續地放映,就會產生連貫和活動的感覺,即稱為電影片。

 

電影片的拍攝是利用視覺暫留(PersistenceofVision)原理攝製而成,根據心理學研究指出,當一件事物呈現在人的眼前時,眼睛會捕捉它的影像,經由神經系統傳送至大腦,在網膜上留下了一個印象,即使將該物體立即從視線中移出,這影像仍會在網膜上停留並持續一短暫的時間,這種現象即稱之為視覺暫留。

 

電影片就是利用這種原理,將許多畫面以高於1/16秒,或相當於1/16秒的速率,一張接一張的快速替換,因此,在一卷軟片上以連續間隔固定的時間,拍攝人物動作或其他影像,再經電影放映機以同樣的速度放映,即可重新製作出人動作的連續影像、畫面變化的錯覺。

 

一般的無聲電影每秒拍攝16格畫面,有聲電影則每秒拍攝24格畫面,也就是說每秒連續放映16個或24個靜畫而造成動畫。

 

電影片早期的發展乃受到英國天文學家赫雪耳爵士(SirJohnHerscher,1792-1871)的影響,他根據視覺暫留理論而做了一個圓盤的旋轉裝置,引起了部分學者的注意,開始了電影發展的搖籃期。

 

而後1889年,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ThomasA.Edison,1847-1931)發明了第一架以軟片照相片攝取動作的攝影機,稱為活動攝影機(Kinetograph),使得電影進展由實驗期進作到無聲電影期。

 

1893年,愛迪生的第一張電影片問世,成為舉世歡迎的娛樂品,而由於電影片的製作技術與品質的進步,其逐漸成為娛樂的潮流,而使得大家忽略了它原本用來作為教育的用途,直到1917美國人Dench出版了一本〔電影教育〕(MotionPictureEducation),才又使得電影在教育上的價值重新獲得重視。

 

而由於電影具有能表現動態,提供快、慢動作的方式來表現事物之進行、富真實感,提供具體經驗,放大或縮小物體,及表現不同時空間之事物等的多項優點,因此極具教學、知識傳播之功能。

 

因此,目前在教學上,電影片已成為輔助教師教學的一項重要教學媒體。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0-16 08:33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