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2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集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8 23:35: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集韻〕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集韻〕10卷,(宋)丁度(990-1053)、宋祈(998-1061)奉敕撰修清康熙45年(1706)揚州使院刊曹棟亭5種本清鈔本,附校勘記10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四庫全書薈要本清嘉慶19年(1814)元和顧氏補刊本清同治13年(1874)刊本清影宋鈔本民國69年(1980)臺灣中華書局據曹棟亭5種本影印,稱四部備要本,是目前通行且較佳的版本。

 

民國72年至75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民國7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述古堂影宋鈔本,後附四角號碼索引。

 

民國75年學海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述古堂影宋鈔本影印,含索引,便利查檢。

 

民國75年世界書局影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此書編修始於宋仁宗景祐4年(1037),太常博士宋祈、太常丞鄭戩等建言,以為陳彭年、邱雍等所定〔廣韻〕,多用舊文,繁略失當。

 

因下詔祈、戩與賈昌期、王洙同加修定,丁度、李淑為之典領。

 

成書於仁宗寶元2年(1039),名為〔集韻〕。

 

是繼〔廣韻〕後又一部為撰作詩文、審音辨韻的重要字書。

 

此書依韻例所稱「撰集務從該廣,經史諸子及小學書,更相參定,凡字訓悉本許慎〔說文〕,慎所不載,則引它書為解,凡古文見經史諸書可辨識者取之,不然則否」。

 

收字遠較〔廣韻〕增加1倍,多達53,525字,為其特色;

 

分韻則與〔廣韻〕同,仍為206韻;

 

音系、體例基本一致,唯韻目字、部分韻序以及同用、獨用條例略有不同;

 

另廣蒐異讀音,一字數音,甚至6、7個音,前代字書、音義書、韻書的音切大體都收入。

 

且易「類隔」切為「音和」切,較近於宋代讀音。

 

此外,又增收大量古體、正體、或體、俗體等異體字,並兼採當時流行之方言俗語字詞,頗富研究價值。

 

此書分為平聲4卷、上去入聲各2卷,共10卷。

 

方成珪〔集韻考證〕、馬釗〔集韻校勘記〕等,可供參考。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8 13:10 , Processed in 0.17187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