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8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傅增湘(1872-1949)】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8 23:33: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傅增湘(1872-1949)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傅增湘,字叔和,晚字沅叔,號潤沅,別號雙鑑樓主人、藏園居士、藏園老人、書潛、薑菴、長春室主、清泉逸叟、西峰老農。

 

清同治11年(1872)10月9日(農曆9月8日)生於四川瀘州江安縣。

 

增湘幼年即出繼叔父世鋆。

 

6歲入塾讀書,後隨生父傳世榕離開四川,宦游寧波、江寧等地,到9歲時才定居天津受學。

 

17歲以監生中式光緒14年(1888)順天鄉試舉人,為該科最年輕的一位,並受到當時主試官翁同龢的賞識,評其文章「詞藻紛披,考據詳實」。

 

16年,增湘至保定向桐城派古文大師吳汝綸問學,粗識讀書、為文之道。

 

24年,增湘以二甲第六名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又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奉派赴日本考察學務。

 

增湘對於提倡女子教育,不遺餘力,曾在天津創辦3所女學校、8所女子小學,又任京師女子師範學堂總理、直隸提學使等職,民國以後並擔任王士珍、段祺瑞、錢能訓等內閣教育總長。

 

值得一提的是,增湘任提學使期間,曾撥款為天津圖書館購書120,000餘卷,並請專人編製〔天津直隸圖書館書目〕,使該館得與江南圖書館成為當時國內最主要的兩個地方性圖書館。

 

宣統3年(1911)5月,學部召開中央教育會議,張謇擔任會長,增湘與張元濟同任副會長,回到天津後,增湘主動電請清廷解除提學使職務,築樓奉親,名藏書之所曰津寄廬,日以丹鉛自課。

 

民國3年(1914),開約法會議,增湘被鄉人推舉與會。

 

同年8月8日任肅政使,在職一年,「內彈部長,外劾疆吏」,於5年裁官返回天津。

 

增湘為了表示潛心典籍的決心,自號書潛;

 

又取蘇東坡「萬人如海一身藏」詩意,將書齋名曰藏園,以示摒跡政途,沈冥人海。

 

購書、校書成為他生活的重心;

 

或與同好沈醉於孤本祕笈之中,賞奇析異;

 

或獨自徘徊廠甸冷攤中,搜奇覓古。

 

丹鉛餘暇,選勝登臨,並不時訪求未曾見於記載的碑竭題詠,考定各種邑勝地志的謬誤,撰成游記10多篇。

 

民國11年,增湘受到友人的迫促,擔任財政管理委員會督辦,整頓內外債事宜,一年後堅決推拒獲准。

 

16年11月,應北京國務院之聘,擔任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委員,兼故宮圖書館館長。

 

當時「畫定壽安宮為館址,盡移宮中藏書處其中,樓上下四十八楹,標甲乙丙丁四庫,而殿本之書別萃一室」,另邀陶湘編定〔故宮殿本書庫現存目〕,因而規模粗具。

 

民國18年11月,增湘攜子忠謨赴日本訪書,遍觀日本主要公私藏家所藏中國古籍善本,撰成〔藏園東游別錄〕。

 

l9年秋,增湘至清華研究院講授目錄學、版本學。

 

22年,受教育部與商務印書館之託,為〔四庫全書珍本初集〕編定選目。

 

25年初,應傅作義之請,至綏遠考察,撰成〔綏遠通志〕160卷。

 

同年,日本人委以東方文化協會副會長之名,為〔續修四庫全書提要〕撰寫部分解題,並提供藏書。

 

增湘自退隱後,專心致力於校勘典籍,對於功名利祿百不掛懷。

 

33年春,增湘73歲,因罹患腦溢血半身癱瘓,此後長期臥病在床,書卷盡廢。

 

38年10月20日逝世北平,享年78歲。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8 13:11 , Processed in 0.21874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