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科大學圖書館】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華西醫科大學圖書館成立於1910年,原名華西大學圖書館。
1928年學校創辦人畢啟校長募得國內外友好團體和個人的贈款和贈書,規模不斷擴大。
抗日戰爭期間,圖書館曾為內遷的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中央大學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等院校的師生以及國內外學者專家提供了良好的借閱參考服務,被譽為抗戰時期最為完整的大學圖書館。
1938年又建立了理學院、醫牙學院、眼耳鼻喉科3個分館和葛氏研究圖書室、中國文化研究圖書室。
1952年經過院系調整,圖書館隨學校專業方向的變化,確定建為醫學專業特色的大學圖書館,改名為四川醫學院圖書館和定名為華西醫科大學圖書館。
1990年根據加強醫學情報事業整體化建設要求,成立了面向中國西南、西北地區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華西分院醫學情報研究所,其業務工作受中國醫學科學院情報所指導。
該館館址在四川省成都市。
該館館舍建築面積8,800平方公尺,設閱覽室7個、閱覽座位1,000席。
業務部門設採編部、流通部、期刊部、技術服務部、科技情報室、醫學文獻檢索與利用課教研室和辦公室。
醫學情報研究所下設情報資料、文獻標引;
情報調研、參考諮詢和計算機檢索等業務部門。
該館工作人員共73名,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5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9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27人。
該館藏書以國內外醫藥衛生、生物科學文獻為主,兼顧文理學科滲透及相關學科文獻的採集,1990年底統計,館藏圖書共709,000餘冊,其中中文圖書371,000餘冊,外文圖書103,000餘冊,中文報刊合訂本125,000餘冊,外文報刊合訂本108,000餘冊。
館藏中有大量的藥典、藥品標準及各類工具書,並珍藏有自1921年以來的重慶、成都兩市的日報,有102種生物醫學核心期刊連續完整收藏50年以上。
該館主要服務對象為校內6,108名教職工,5,100名大學本科生和860名研究生。
讀者服務工作開展外借、閱覽、文獻複製、檢索諮詢、定題服務、科研成果查新鑑定和情報研究等項,並為學生開設醫學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
該館於1987年引進3+以太微和網路系統,已應用於書目查詢、採購、分編等系統,建立有本館西文館藏書目文獻數據庫、四川省西文圖書聯合目錄系統數據庫,成都地區高校期刊聯合目錄數據庫和國內重要中文醫學文獻數據庫,現均可利用於機檢,1988年開展了CD-ROMMEDLINE檢索服務。
醫學情報研究所將引進一些光碟數據庫,現正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情報所MEDLARS分中心實現聯機檢索。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