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虛擬圖書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8 23:14: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虛擬圖書館

 

VirtualLibrary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虛擬圖書館一詞係1990年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TheAssociationofResearchLibraries,簡稱ARL),美國高等教育機構管理資訊科技人員組織(CAUSE),及美國促進高等教育機構應用資訊科技聯盟(EDUCOM)籌組網路化資訊聯盟(TheCoalitionforNetworkedInformation,簡稱CNI)的報告中首度提出。

 

虛擬一詞源自電腦的虛擬機器的觀念,所謂虛擬機器係分享高速處理機或記憶體的觀念。

 

電腦中央處理機與周邊設備運作之速率相差甚鉅,因之,一套高速的中央處理機同時支援多套速率較慢的周邊設備,然應用周邊設備的人所感受的為各自擁有一套設備。

 

虛擬圖書館的觀念即源自於此,一套資料無論存置何地,可同時供應多館使用,而各館的使用者感受到的如同自己擁有資料。

 

虛擬圖書館又稱沒有圍牆的圖書館(LibraryWithoutWall)、電子圖書館(ElectronicLibrary)或數位化圖書館(DigitalLibrary)。

 

虛擬圖書館的形成源自下列要素:(一)普設的電腦網路:普設的快速電腦網路,以利即時傳輸資訊。

 

(二)共同的標準和協定:便於網路間、電腦間、資料庫、資訊系統間的互連、互動、互傳資訊。

 

(三)合理的費用:無論網路或資訊均需在合理的價格下,才能達到人人可用的境界。

 

(四)可資應用的電腦化資料及線上資訊系統:各網路、各圖書館、各機構等,無論規模大小,應有可資應用的電腦化資訊系統。

 

(五)著作權、版權應有適當的保障:在此前提下,著作者與出版者才願意配合發展虛擬圖書館。

 

虛擬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不同的特點:(一)分散式的資料儲存:分散各地的資料藉由網路及各項標準協定形成環球一體的資訊系統,全球共同享用。

 

(二)時、空無礙,全年、全天候的服務。

 

(三)服務的對象擴及全球:各館的資料經由網路連線,提供全球民眾使用。

 

(四)使用者(End-User)自行服務,取用資料不再受限於連線時以時間計費的壓力,因之,傾向使用者自行檢索、取用。

 

(五)全自動傳輸資料:資料的傳輸藉由機器自動處理。

 

(六)館員角色及作業方式與傳統圖書館大不相同,最顯著的差異如資料只送不借,因之,不再有借還的處理。

 

(七)虛擬典藏,實際取用:各圖書館典藏資料的觀念由過去的儲存實體資料到蒐藏資料館藏地,兩者均可實際取用,達到異曲同工之效。

 

虛擬圖書館將使資源共享發揮到最高的境界,但基於長年以來留下大量的紙本資料有其獨特的優點,以及虛擬圖書館涉及的各類標準尚未完全制定、版權保障問題尚待克服等因素,未來以紙本資料為主要蒐藏的傳統圖書館與以電腦化資料為主體的虛擬圖書館應並行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1 01:21 , Processed in 0.46875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