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6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開寶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5:14: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開寶藏〕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開寶藏〕,中國木刻雕印史上的第一部漢文大藏經。

 

開寶4年(西元971年),宋太祖趙匡胤命高品、張從信前往益州(今成都)雕經,完成於宋太宗趙炅太平興國8年(西元983年),歷時13年,經板130,000塊,每版刻字23行,行14字。

 

藏經內容,以〔開元釋教錄〕分類及所載經目為依據,第一次採用千字文編次順序,起「天」字,終「英」字,共480帙,5,048卷,卷軸式裝幀,版首刻小字經題、卷次、版號和千字文編次,卷末有大字雕造年月干支題記及小字刻工姓名。

 

現存最早印本為開寶5年刻〔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81「李」字號殘卷。

 

全藏印本曾於宋太宗雍熙元年(西元984年)由日本沙門奝然傳入日本(日本京都大德寺藏本為西元984年印造)。

 

端拱年間(西元988-989年)傳到高麗後,高麗王朝即據以覆刻,約在1011年開雕,至1025年工畢,是為〔高麗藏〕的初雕本(1935年曾在韓國發現18軸殘卷,日本南禪寺藏有40卷,共存58卷)。

 

〔開寶藏〕刻成之後,除了刷印流通之外,百年間曾經過3次校勘修訂,增入〔貞元釋教錄〕所載典籍和宋代新譯經論,形成3個不同版本:(1)咸平修訂本,宋太宗端拱2年(西元989年)至真宗咸平年間(西元998-1003年)校訂本。

 

(2)天禧修訂本,宋真宗天禧(1017-1021)初年校訂本,於乾興元年(1022)傳至高麗和契丹。

 

(3)熙寧修訂本,宋神宗熙寧4年(1071)校訂本,於宋神宗元豐6年(1083)傳至高麗。

 

熙寧本修訂完畢後,即於是年8月10日將全藏板片賜給顯聖寺聖壽禪院公開流通印行,並指派一名聲望較高的僧人主管印經院事宜。

 

此外,宋徽宗大觀2年(1108)印本,現存者有〔大集經〕卷43(無雕造年月)、〔阿惟越致遮經〕卷上(開寶6年雕造)、〔中論〕卷2(開寶7年雕造)、〔十誦尼律〕卷46(開寶7年雕造,相傳係敦煌出土,1923年流入日本,是迄今所知最完整無缺的一卷,全卷46版綴成,共長21.66米)。

 

〔開寶藏〕板片何時毀損不存,已經無考。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7 18:43 , Processed in 0.14063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