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2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丕烈(1763-1825)】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5:0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黃丕烈(1763-1825)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黃丕烈,字紹武,號蕘圃,又號復翁、佞宗居士,晚號秋清居士,清吳縣人。

 

生性孝友,年19補學官弟子,26舉於鄉。

 

嘉慶6年(1801),由舉人挑一等,以知縣用,籤發直隸,不就,後得六部主事。

 

旋歸里杜門著書,不作仕宦想。

 

道光5年(1825)8月卒,年63。

 

著有:〔百宋一廛賦注〕、〔求古居書目〕,〔百宋一廛書目〕、〔續百宋一廛書目〕,〔所見古書錄〕、〔元明藏書家小傳〕、〔盲史精華〕、〔蕘言〕、〔卯須集〕、〔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等書。

 

丕烈喜聚書,遇有善本,不惜重貲購求。

 

得宋刻本百餘種,貯於一室,顧蒓顏其室曰:「百宋一廛」,顧千里為之賦,丕烈自注之。

 

後得虞山毛氏舊藏北宋本〔陶詩〕,繼又獲南宋本湯氏注〔陶詩〕,喜不自勝,因又名其居為陶陶室。

 

丕烈每獲一書必手自讎校,一字一句之異同,必研索以求其是。

 

而力所不足,則延聘專家相助。

 

如顧廣圻、夏文燾、陸奎、顧鳳藻等,都曾為其西賓。

 

每收一書,遇有殘缺,必多方覓本鈔補,破損者不吝修補裝潢。

 

校讀之勤,可從其題〔劉子新論〕文中見得:「余好古書,無則必求其有,有則必求其本之異,為之手校,校則必求其本之善,而一再校之,此余所好在是也。」

 

清代藏書家,校刻叢書之風極盛。

 

黃氏自嘉慶4年至道光4年校勘之〔士禮居黃氏叢書〕,凡收23種,多據宋元舊本覆刻,且附札記或跋文,既將所藏珍祕公之於世,且校勘精審,足資考證,有功於書林至鉅。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7 23:2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