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標準書目著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4:33: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際標準書目著錄

 

InternationalStandardBibliographicDescription,簡稱ISBD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nternationalStandardBibliographicDescription,簡稱ISBD)是國際圖書館界公認的書目著錄標準,它規定書目著錄的項目及其順序。

 

著錄的方法及使用的標點符號,使各國採用一致的書目著錄格式,便於國際間書目資訊交流。

 

1969年8月,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LibraryAssociationsandInstitutions,簡稱IFLA)在哥本哈根召開國際編目專家會議(InternationalMeetingofCataloguingExperts),探討國際間合作編目可能性,與會編目專家一致認為應該制訂標準的書目著錄格式,以因應目錄與書目的需求。

 

同年10月,IFLA隨即籌組國際標準書目著錄工作小組(ISBDWorkingGroup),著手研訂能為各國接受的書目著錄規則,首先進行圖書部分的研訂工作。

 

1971年12月出版ISBD(M),即〔國際標準準書目著錄(單刊本)〕,此為初稿,後經修訂,於1974年出版ISBD(M)的第一標準版(FirstStandardEdition)。

 

在此之後,陸續編訂出版ISBD(S),連續性出版品部分、ISBD(G),總則部分、ISBD(CM),地圖資料部分、ISBD(NBM),非書資料部分、ISBD(PM),樂譜部分、ISBD(A),古書部分、ISBD(CP),組合資料部分,作為各種不同類型資料的著錄標準。

 

國際標準書目著錄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國際間書目資料的交流,詳言之:(一)使不同來源的書目紀錄,得以互相交換。

 

一個國家所產生的書目紀錄,能夠很容易的被另一個國家圖書館的目錄或書目接受。

 

(二)超越語文的障礙,便於書目資料的解釋與了解。

 

為某種語文的讀者而編製的書目紀錄,對使用別種語文的讀者而言,在使用上也不致產生困擾。

 

(三)有助於將書目紀錄轉換成機讀格式。

 

由此可見,國家標準書目著錄的設計,是以國家書目中心的整理、交換、以及利用電腦處理書目紀錄為主要考慮,因此,各國都根據國際標準書目著錄來修訂編目規則。

 

〔英美編目規則第2版〕(AACR2)及〔中國編目規則〕就是典型的實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2 08:27 , Processed in 0.0937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