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圖書館】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創立於民國前16年,初名走出巖學堂,翌年改稱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民國34年(1945)臺灣省光復,同年12月5日自日本人手中接收後,定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
50年,升格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
7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院,80年,改隸教育部,稱為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80學年度在校生日間部為1,292人,進修部(包括夜間及暑期班)為3,282人,專任老師162人,兼任151位,職員41位。
圖書館分採購、編目、閱覽、典藏4組,共有館員16人。
新館舍為7層大樓,全館可用樓板面積約1,750坪,共有閱覽席733個。
館舍樓層配置如下:1樓為行政區、閱報區、教職員工閱報室、主題特展室(兼校史館);
2樓為期刊室;
3樓為參考室、國小課本及教師指定參考用書閱覽區;
4樓為特藏室、光碟微片資料室;
5樓為中文書庫;
6樓為日文、西文書庫,兒童少年文學讀物閱覽區;
7樓為普通閱覽室。
該館之視聽與自動化設備如下:光碟機2臺,縮影片閱讀機兩臺;
IBM9370中型電腦1部,IBMPC終端機11臺,及印表機2臺。
目前並陸續添購縮影片讀影印機及工作站等其他設備。
該館藏書,依其資料型態,可分為圖書、期刊、視聽資料等。
(一)圖書:該院圖書採分散式,除典藏於圖書館總館,各系、科中心各有圖書室的設置,全校中、西、日文圖書約150,000冊。
以教育類為大宗,語文、史地次之,其中日據時代日文書約15,000冊,為本館特有館藏。
本館中文圖書採中國圖書分類法,西文圖書依杜威十進分類法分類。
78年採用淡江大學圖書館自動化系統(TALIS),配合IBM9370硬體設備,積極推動圖書館自動化作業,目前已開放線上公共目錄查詢系統及流通的自動化。
本校圖書雖分散各系、中心,但陸續建檔於總館的圖書編目系統中,可供讀者查詢到全校的圖書。
(二)期刊:中外文期刊約500種,報紙19種。
(三)視聽資料:ERIC縮影片(1966-1986年)約350,000片(1987-1991年亦分別訂購中)。
另有教育光碟資料庫(ERIC,1966-1991年),運動科學光碟資料庫(1975-1991年),美國博士論文光碟資料庫(1861-1991年),社會學光碟資料庫(1974-1992年),心理學光碟資料庫(1974-1992年)等5種,都繼續訂購中。
該館未來發展將依下列事項列為中長期目標:(一)繼續推展自動化業務,以節省人力,並提高服務品質。
(二)訂定館藏發展計畫,充實館藏圖書及儀器設備。
(三)設置光碟縮影資料與視聽教育資料室,擴展使用者的資訊吸收視野,並提高使用者的學習興趣。
(四)提升圖書館人員素質及加強在職館員之專業訓練。
(五)全院各系圖書室資料回收建檔,完成校園網路。
(六)與國內外各相關圖書館連線,分享資源。
(七)推展館際合作,以利校內師生資料的蒐集和取得。
(八)加強圖書典藏流通管理。
(九)加強閱覽及參考諮詢服務。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