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叢編】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我國編輯叢書雖早自宋代,此後陸續編刊,量漸多而選編方式也日多。
然而書目之有叢刻,則始於日本文政8年之〔八史經籍志〕,1959年印行之〔中國叢書綜錄〕,僅收9種。
收書不多,又多卷帙甚少。
而〔四部叢刊〕原擬另行編印〔書目叢刊〕,未能達成。
民國56年(1967)至61年,廣文書局印行〔書目叢編〕共5編,前4編收書75種,附3種,891卷,有8種不分卷。
均各由喬衍增撰序,每編並各有總序。
第5編由王道榮選書,張壽平撰序,收書22種、叢刻子目15種,107卷,總計5編共97種,附18種,1,018卷,內不分卷者20種,附1種。
所收書目略述於下:漢:〔別錄、七略〕,〔漢志〕則用清王先謙補注,附有〔四史〕中儒林、文苑傳。
宋:〔崇文總目輯釋〕及晃公武、尤袤、陳振孫諸家藏目。
明:〔文淵閣書目〕及陳第、徐等公私藏目數種。
清:約40種,最多。
公藏如〔天祿琳琅書目〕及〔續編〕,私藏如錢謙益、錢曾、黃丕烈、孫星衍、瞿、楊、丁、陸諸家藏書目錄或書志。
近人:如繆荃孫、傅增湘、鄧邦述、張鈞衡及其子乃熊等藏書目及書志。
郡邑:〔溫州經籍志〕等數種。
學科:〔史略〕、〔子略〕、〔九經三傳沿革例〕、〔經義考目錄〕等。
日本:〔日本訪書志〕、〔留真譜〕、〔書舶庸譚〕、〔經籍訪古志〕、〔古文舊書考〕等。
掌故:〔庚申整書小紀〕、〔藏書紀要〕、〔皕宋樓藏書源流考〕等。
叢刻:〔觀古堂書目叢刻〕。
所選各書,頗切實用。
然〔彙刻書目〕等,則以叢書目錄之資料及體例後來居上,不必再收。
又〔書舶庸譚〕、〔經籍訪古志〕,均非足本。
而〔文選樓藏書志〕(題清.阮元藏)、〔菦圃善本書目〕,均據鈔本影印,為首次印行。
若干書志,加編目次。
所收史志甚少。
則以多見於〔二十五史補編〕,未收佛藏書目,則以收於佛藏、〔四庫全書總目〕等,傳本多而易得。
然重要書目,如〔淡生堂藏書目錄〕、〔天一閣藏書目〕、〔愛日精廬藏書志〕等,應收而未收,則以底本未能借得。
但此後書目所行日多,重要、次要甚至罕見的書目,已漸次印行。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