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1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校讎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2:3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校讎學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校讎或曰讎校,其名起於西漢劉向,〔太平御覽〕卷618引〔別錄〕云:「讎校者,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曰校;

 

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故曰讎也。」

 

其原意為審訂文字的異同本甚明晰,唯因劉氏向歆父子整理西漢內府藏書,自校訂文字異同始,到撰寫敘錄,編成分類目錄〔七略〕,這整個過程,後人以校讎一辭來統括之。

 

而研究這一門的學科,稱之為校讎學。

 

宋鄭樵著〔通志〕200卷,內有〔校讎略〕1卷,發揮校讎的學理,以訪求遺籍、校正文字、詳類例、明編次等工作,為校讎的主要任務。

 

清章學誠著〔校讎通義〕3卷,更是推闡向歆的校讎之學,淵源流別,最為推見古人大體,認為校訂字句,其小焉者也。

 

近人范希曾為校讎學下一定義,曰:「故細辨夫一字之微,廣極夫古今內外載籍之浩瀚,其事以校勘始,以分類終,明其體用,得其鰓理,斯稱校讎學。」

 

蓋以校讎學統括校勘與目錄之學,近人撰著如胡樸安的〔校讎學〕,孫德謙的〔校讎學發微〕、劉咸炘的〔校讎述林〕等等,皆是此類廣義的校讎學。

 

唯自清乾隆中因世重版本,校勘學極盛,較鑑學衍分為目錄學與校勘學,校勘學亦即狹義的校讎學。

 

故現代的校讎學以是正文字為本稱,專研究校勘的方法,如向宗魯、王叔岷所著的〔校讎學〕,皆是也。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8 06:12 , Processed in 0.35936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